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NO.173 小惡魔和小搗蛋打擊壞人


【好讀人文歷史報】以生活化方式,讓你輕鬆認識歷史上的大小新鮮事,並從全新視野觀照歷史。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abula_enews
2018/10/11第173期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編輯筆記︰
*本期主題︰
*好書報報︰
*花絮分享︰

 
 
編輯手記

阿布拉十五週年

─因為孩子,我們努力存在

沒有譁眾取寵的喧鬧,只有一顆素樸的心,
希望大人能更了解孩子,希望孩子不再受到不適當對待的傷害……
***
這是阿布拉教育文化成立的初衷,也是我們十五年來唯一的堅持——因為孩子,所以我們努力存在。我們看見了孩子本來的樣貌,他們天生好玩、想要探索、喜歡發問、渴望學習、享受閱讀……

卻常常因為大人的誤解而受傷、而隱藏真實的自己。

於是,我們在書裡打造了溫暖的小宇宙,帶著孩子一起擷取書中的溫暖與想像,讓他們在書裡可以做自己,得到內在的滿足。世界不只有一種聲音,故事不只有一種 呈現方式。從書中的小世界到外面的大世界,打開兒童的視野,孩子不僅能聽到世界的聲音,更重要的是,孩子也能聽到自己的聲音。

我們不是唯一擁有兒童知識的人,所有的答案其實都在孩子身上,只要願意聆聽,就會發現。

希望透過我們出版的書籍,把愛和了解孩子的種籽,散布到每一個有孩子的地方!在這條路上,我們將繼續努力匍匐前進,如果你願意,歡迎與我們一起同行!!


TOP▲
 
 
本期主題

【裴利老師的筆記】
《壞人沒有生日─窺探孩子想像遊戲的奧祕》

我聆聽自己多過聆聽孩子

二十歲的時候,我在紐澳良公立圖書館帶領一個「名著討論讀書會」。雖然參加的人比較年長,也比較有智慧,但我事先擬好的問題清單讓我勇氣十足。有人告訴我,只要帶動組員說話,並把他們的想法和書本串連起來就好了,沒有什麼答案是對或錯的。

這個過程看似很簡單,我從一個問題跳到另一個問題,而且它聽起來往往就像真的討論一樣。然而大多時候,我都在假裝。參與討論的人和書是一種模糊的存在,他們彼此間的關係要比他們和我之間的關係真實多了。我拼命所想的只是要避免令人困窘的沉默而已。

接著很快的,我成了幼兒園的老師,我有了課程指南而不是列印出來的問題清單。不過,我仍然認為快速填滿時間並盡量減少孩子分心的機會是我的職責。而且,如 果 孩子回答出正確的答案,才能讓我明確的相信我真的有在教他們。我完全沒有想到孩子之所以會分心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正在思考。

然後有一年,一位高中科學老師要求要來我的班上,和那些幼兒園的學生相處。因為他的第一個孫子即將進入托兒所,所以他很好奇他該怎麼教這麼小的孩子。他每 週 來一次,每次來的時候都會帶著一個紙袋,裡面裝滿了各式各樣可以分享的東西。他和孩子們經常天南地北的討論著各個看似平常的現象。

當我在一旁聆聽時,一些遙遠的記憶隱隱出現。「比爾,你和孩子相處的方式令人印象深刻。」我告訴他:「他們的想法源源不絕,而且不管它們多麼天馬行空,你都能善加利用。」

他笑著。「我想他們並非天馬行空。你知道蘇格拉底的問答教學法嗎?我曾經是緬因州名著導讀的帶領者。」

看著他和五歲孩子的互動,我終於看出這個方法的奧妙之處。他會提出一個問題或做隨意的觀察,接著重複孩子們的每一個意見,並仔細的聆聽,直到孩子的談話能與先前的話題串連在一起。他和孩子就好像在製作一個個連接想法、事實和魔法的紙圈圈,而比爾就在提供他們膠水。

可是有比方法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比爾真的很好奇。他對於孩子的想法和所說的話沒有太多預設立場,而且他會殷殷期盼的聆聽著,就好像去劇院一樣。他對於他本來就知道會是答案的答案一點都不感興趣;他想要知道孩子們會如何探討問題。

「多麼令人驚訝啊!」他悄悄的對我說:「他們的因果概念多麼不可思議!」而身為他們老師的我──自認為最了解這些孩子的人,也經常感到同樣的驚奇。

我試著仿效比爾開放的提問方式,順著問題走下去而不要要求答案。可是,這實在不容易做到。我覺得自己一直在等待正確的答案,也就是我自己的答案。孩子們也知道我在等待,他們看著我的臉,想要尋找線索。

光是模仿另一個人的方法是不夠的。我發現真正的改變其實來自於痛苦的認清自己的弱點。後來,當我調到另一個城市的新學校時,學校主任的開學談話開啟了我對於教育前所未有的視野。

這位主任闡述了兩位心理學家羅森陶和傑克森(Robert Rosenthal & Lenore Jacobson)所做的一個研究(《教室中的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 1968)。在研究中,他們提供幾位老師有關孩子的錯誤訊息。孩子們被依據不實的智商分數區分為聰明或不聰明兩類。我驚訝的發現,老師會對他們認為聰明的孩子提出比較多的問題、比較有耐心等待他們的答案,而且也比較會有後續的回應。

令我感到震驚的是,我發現自己很容易就會成為其中一個不疑有他的老師,我很確定我聆聽自己多過於聆聽任何的孩子。

我的問題遠遠超過這個研究的範圍,因為即使當我聆聽這些孩子的時候,我也沒有運用他們的想法。我只關心他們的回答是否符合我的答案。突然間,我真希望有人來檢驗我在教室當中所扮演的角色,可是我的身旁沒有羅森陶或傑克森能針對我的錯誤進行不公開的研究。

後來奇蹟似的,我發現了錄音機,而且知道我自己就是最好的目擊者。一開始,它就顯示出我的討論為什麼很少能有豐碩的成果,那是因為:我並沒有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
(本文摘錄自《壞人沒有生日─窺探孩子想像遊戲的奧祕》p31-33)

【作者簡介】
薇薇安•嘉辛•裴利
裴利老師是美國的姿身幼教老師,她對孩子的觀察很敏銳,並且能夠不斷的反省與思考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向孩子學習」是裴利老師永遠的生活態度。從裴利老師的角度去看孩子,或許也能讓我們發現我們不曾看到的孩子的真實樣貌。

【編輯後記】
「裴利老師的書不容易懂」,好像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裴利老師的書有一個特點,它大多是教育現場的紀實,所以我們常常會在一篇一篇像似故事般的現場記錄中,跟隨著老師和孩子們的對話往前邁進,卻往往會像不小心錯過了什麼似的再回頭細細思索裴利老師和孩子們對話間的言外之意,這些話裡都有些珍貴寶藏,必須細細體會才能發掘。

在「我聆聽自己多過於聆聽孩子」這一篇當中,裴利老師謙遜的和我們分享了以前的她也會認為「快速填滿時間並盡量減少孩子分心的機會是我的職責。而且,如果孩子回答出正確的答案,才能讓我明確的相信我真的有在?他們。我完全沒有想到孩子之所以會分心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正在思考。」

讀到這,是不是許許多多的老師都會忍不住會心一笑?原來裴利老師以前也會這樣想?這的確是老師在教學上的兩難,到底是要跟著課程走呢?還是要跟著孩子走呢?還好裴利老師察覺到「自己一直在等待正確的答案,也就是我自己的答案。孩子們也知道我在等待,他們會看著我的臉,想要尋找線索。」

其實孩子一直比我們想的還要聰慧,他們似乎總有一雙清亮的眼睛,很能洞察環境中散發出來的氣味,而他們也會因著這氣味發展出他們自己的味道,難怪有人說需要改變的其實不是孩子,而是孩子週遭的大人。如果我們真的想要了解孩子,或許從孩子想像的談話或遊戲中特別能夠看到他們,因為這些跳脫現實的想法往往有最真實的孩子。

多年下來,我們分別出版了《童書中的神奇魔力─跟著奇幻故事,一起進入孩子國的冒險之旅》和這一本《壞人沒有生日─窺探孩子想像遊戲的奧祕》,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透過這兩本書,從孩子真實萌發的故事或遊戲當中,讓大家得以看到孩子真實的樣貌,以及想像對孩子有多麼重要。它不是漫無目的的亂想,而是如果孩子幸運有了解他們的大人為伴,就能善用想像的力量,在想像的國度裡,內化自己各方面的學習。或許這就是我們最深的企盼吧!


TOP▲

 
 
好書報報

10月新書《小惡魔和小搗蛋打擊壞人》

有孩子就有遊戲  有遊戲就有故事
所有遊戲  所有故事
都乘著想像的翅膀  幻化出每一個人的童年
~邱惠瑛(摘錄自《壞人沒有生日》推薦序)


【內容簡介】
小惡魔和她的弟弟小搗蛋通常都是早上起床、刷刷牙、吃早餐...就跟絕大多數的孩子一樣。以前他們常常打架,可是後來他們發現可以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好的事情上面,所以他們就開始攜手一起打擊壞人...現在,他們會守護善良的人,還會保護地球喔...甚至他們還因為要一起打擊壞人學到了很多的事情...
明亮的剪紙、漫畫風格的插圖,突顯了想像的力量,以及有兄弟姊妹陪伴一起玩的樂趣。

【內頁賞析】

小惡魔和她的弟弟小搗蛋攜手一起打擊壞人。


通常,他們會先起床、吃早餐、刷刷牙。接著,他們就會開始打擊壞人!


雖然他們以前常常打架,但是後來他們發現要把力量用在好的事情上,所以現在他們會守護善良的人...


還會保護地球...


超級英雄遊戲往往是孩子想像遊戲的起點...

【媒體評論】
「一本精彩的圖畫書...非常有趣的藝術作品...打擊犯罪肯定會帶來想像力。」
─華爾街日報

「這個故事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兄弟姐妹情誼,父母們會鼓掌。小惡魔和小搗蛋將以令人難以抗拒的樂趣吸引讀者。」─柯克斯評論

【作繪者簡介】

文/麗莎•曼徹芙
麗莎•曼徹芙畢業於加州州立大學爾灣分校戲劇系,目前與家人住在華盛頓州的奧林匹克半島。著有《不歡迎大象》、《也許有一天》等繪本。

圖/薩曼莎•科特李爾
薩曼莎從1980年代就開始畫畫,那時她就發現自己的塗鴉可以在午餐時間跟別人交換糖果和口香糖。現在她開始創作圖畫書。

TOP▲
 
 
花絮分享
TOP▲
 
 
 
 
訊息公告
 
 
職人精神 讓平凡變成不平凡!
從新舊世代職人中,看見職人精神的體現,他們努力精進技藝,願意花時間鑽研每個細節,反覆練習,只為讓自己的技術能更爐火純青,達到巔峰。

你分得出60美金和28萬美金的小提琴嗎?
美國小提琴家羅伯.蘭德(Rob Landes)測試了價值62美金至285,000美金的小提琴,一起來聽聽,你聽得出差別嗎?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56號4樓 │ 電話:02-23689416 │ 傳真:02-23689442│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