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明天出借唐代顏真卿「祭侄文稿」給日本,此事除在台灣引發部分人士關切,最近在隔海大陸也遭受抨擊,大陸專家表示,祭侄文稿紙卷出爐近一千四百年,「展一次傷一次」。
中央社引述大陸觀察者網採訪華東師範大學思勉高等人文研究院研究員樊波成說,顏真卿「祭侄文稿」幾乎可說是唐代書法的最高代表,而且是富有感情的真跡、無法複製,「屬於即便顏真卿『復活』,也寫不出的那種」。
寫作背景是,唐玄宗天寶十四年(西元七五五年)安祿山兵變,直搗京城,當時顏真卿堂兄顏杲卿和其子顏季明鎮守常山郡(今河北省正定縣),顏氏一門卅餘口死亡。兩年後,顏真卿收復常山郡,命人尋得顏季明屍骸,悲憤莫名,揮淚寫下全名「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的「祭侄文稿」。
專家稱,就因為如此,這幅書文帶著真情、悲憤,和顏真卿平時的字大不相同,「同時具有文物價值、藝術價值、鑒定價值,還有精氣神價值」。
樊波成還表示,一般來說,每個國家或地區都規定有不得出境展覽或者具體展覽規格的文物,例如大陸禁止出國(境)文物名單中,幾乎都是紙品類。
報導說,「祭侄文稿」紙卷出爐近一千四百年,其脆弱可想而知,堪稱「展一次傷一次」;即使在台灣,「祭侄文稿」也十年未展。
報導表示,紙本文物極脆弱、極易損,文化交流確實重要,但未必要出借「祭侄文稿」這種國寶等級的文物,何曾見過或聽聞法國羅浮宮將鎮館之寶「蒙娜麗莎的微笑」出借?連離開羅浮宮都不行。
有網友稱,「縱然沿途一路鄭重運輸保存,然而陽光的紫外線會讓紙本泛黃褪色發脆。塵埃蟲卵會讓紙本風化。水蒸汽更是不能沾。換言之,除非這帖完全擱真空裡,否則必然會受損」。
據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宣傳顯示,「祭侄文稿」一月十六日至二月廿四日展出。
此次借展消息傳出後,曾在去年十一月底引發朝野立委質疑,但立委諸公多在「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海報字樣計較,非因擔心對國寶可能受到的傷害而反對。當時故宮院長陳其南對外解釋,海報上顏真卿三個字比故宮字更具代表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