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福島就像花苞,雖然抽了芽,卻還沒有開花…」連續五年沒找到工作的貴子小姐,昨天參加福島車站附近舉辦的燭光之夜,燭燈在馬路上排出「3.11」的字樣,民眾可以在燭燈上寫下祈福的話,為逝者點燭祈福。
三一一東日本大地震五周年紀念,福島縣政府降半旗追悼逝者,且舉辦追悼復興祈念大會與燭光之夜。追悼會現場湧入超過四百人,兩位老奶奶緩緩排隊入場,她們聽到有來自台灣的媒體,先是表達感謝台灣人的協助,然後談及地震造成的心理傷害,持續到今天,「雖然福島很多地區看似慢慢恢復,但我們心上的傷痕還沒消失……」
追悼會上,人人著正式服裝,神情肅穆,不言也不語,大家靜靜聽著。「海嘯來時,住在一起的妻子、兒子、女兒、媽媽全都死了,還有很多朋友的親人也走了。」南相馬市民菅野長八在追悼會上,代表福島的遺族致辭說,活下來的人,有責任把遭遇的災難傳遞給下一代,不再讓悲慘的事情發生。
福島縣知事內堀雅雄也致辭表示,大地震引發海嘯,最後導致核電廠事故,造成福島從未曾遇過的災害,還奪去超過三千八百人的性命,國民彼此失去重要的人、故鄉變成悲慘廢墟,五年來沒一刻忘記。
他表示,福島縣內的核電將全部廢爐,成為再生能源的先驅之地,用美景與美食安全地接待海內外的遊客,希望可以重拾往日的驕傲與自信,打造新的福島。
福島縣民大塚與佐藤小姐說,剛發生地震時,還透過在東京的老公運水到福島,現在飲用水、蔬菜已經可以正常食用。不過,不少人也會在家裡種菜,再把菜送到檢驗中心檢驗幅射劑量。
大塚小姐直言,社會對核電廠有各種意見,但她親歷過核災,覺得核電廠是恐怖的東西,寧願生活不方便,也希望廢核。
福島大學四年級生大橋友輝本身就是福島人,在學校參加的是志工服務性社團,知道有燭台之夜活動立刻報名當志工,希望能替福島盡一點心力。雖然同學們沒有事先相約,但他到了會場發現同學們都紛紛報名當志工。
來自香港的婚紗攝影師梁鑫文自一個月前就到了東北地區,他希望用自己的鏡頭確認東北復興,一個月走過了相馬、郡山、依達、仙台、楢葉町等地。他說,這些地區和大家居住的城市幾乎沒有不同,不要讓網路傳聞使東北地區再被外界誤解。
【經濟日報/編譯黃智勤/綜合外電】
福島核災已過五年,即使道路和電力得以修復,對許多居民而言,生活仍無法回復正常。
●輻射汙染陰影
有些鄰近核電廠的福島城鎮仍然遭到隔離,共有9萬7,333名福島居民無法返回家園。根據政府資訊,福島線約有7%土地因輻射量超標而無法居住。
●災民現況:無家可歸/有家不願歸
核災發生至今,福島人口減少了6%,許多人搬遷至日本其他地區。由於重建工作尚未完成,有些災民仍居住在組合屋中,飽受失業與憂鬱症所苦。
部份遭到封鎖的城鎮經清理後陸續開放居民返家,例如福島第二核電廠所在地富岡町將在明年解禁。不過1.4萬的鎮民只有14%有意返家,51%無此打算,除憂心輻射問題之外,當地缺乏學校、醫療服務與商店,也是一大問題。
●心理創傷難平復
對親眼目睹海嘯來襲、在震災中失去親人的災民而言,人生已永遠變調。五分之一災民可能出現創傷後壓力症侯群(PTSD)。
除了輻射的直接影響之外,頻繁搬遷也造成健康問題,震災發生後,當地居民罹患糖尿病與高血壓風險也上升。
另有研究指出,當地父母不樂意讓孩子出去玩。
●經濟前景暗茫茫
政府金援讓福島經濟得以運轉,災區重建工作也催生一波營建熱潮,消毒與災後重建相關的工作尤其激增。福島職缺相對於求職者的比例為全日本最高,反映就業市場緊俏。但金援結束之後呢?
夏普(Sharp)去年啟用在富岡町興建的太陽能發電廠,預料能在未來20年內為該鎮帶來1.12億日圓(98.5萬美元)營收。
當局也投入逾10億美元,把福島重新打造為「國際研究產業都市」,利用機器人科技協助清運。
不過部份居民對當地產業前景感到悲觀,一名災民表示,「我已經48歲了,很難再試著找到工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