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0日 星期五

世界新聞媒體年會/衝擊民主、激化政治對立 假訊息已成選戰工具


【財經快遞】內容來自最具權威財經新聞報「經濟日報」,詳細報導國內外財經、產業新聞,及專題報導。 【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3/07/01 第821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焦點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衝擊民主、激化政治對立 假訊息已成選戰工具
記者程遠述、張文馨、陳熙文、蕭白聯合報

年來假訊息席捲全球,世界新聞媒體年會昨天在一場討論假新聞、選舉及政治等議題的論壇上,多國記者都提到,假訊息已在選舉中被作為工具,政治人物甚至用虛假消息贏得選戰,也更激化政治的對立;有些政治人物還會利用假新聞及民粹主義,反擊對他們不利的報導。

為期三天的世界新聞媒體年會昨天是最後一天,昨天上午一場討論「事實、謊言、仇恨及選舉對新聞界挑戰」的論壇上,邀請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總編輯David Walmsley、菲律賓新聞網站Rappler共同創辦人Glenda M. Gloria、法新社駐阿富汗及巴基斯坦新聞編輯Emma Clark,及南非索威坦報(Sowetan)編輯Nwabisa Makunga分享經驗與觀察。

使用仇恨語言 打擊反對者

主持論壇的路透亞太編輯Soyoung Kim開場就提及,從美國川普與拜登競選總統過程、從巴西到緬甸,全球各地都面臨政治人物透過社群散布假新聞、仇恨語言等問題,如今許多政府也愛用社群媒體傳播訊息。

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菲律賓記者Maria A. Ressa共同創辦新聞網站Rappler的Gloria表示,假訊息早已在選舉中被作為工具,政治人物不只會用虛假消息贏得選戰,還會利用錯假訊息激化社會、甚至造成選舉暴力,營造出合理化傷害反對者或異議人士的環境。

過濾假訊息 選舉報導挑戰

她說,假訊息讓暴君更容易在選舉達到勝利,讓原本混濁的情況更混亂。她以Rappler與政府對抗的經驗指出,沉默是面對假訊息的最下下策。

Clark表示,選舉年擴大工作風險,包含假訊息增加、網路仇恨、暴力抗議等,過濾假訊息應被視為選舉報導的重要一環。

Walmsley更指出,假訊息不但衝擊民主原則,也讓政治對立更兩極化,例如美國、加拿大近年對立兩極化、城鄉分裂狀況更多,渥太華曾出現城市癱瘓一個月。

對抗假新聞 社會要動起來

Makunga也說,執政者會用假消息、假新聞作為武器,對媒體刊出不利於政府的報導「反擊」,不僅藉此避免民眾對問題的究責,也邊緣化媒體。她指出,當權者甚至會提出特殊的敘事方式,重新編寫過去歷史;有些政治人物會利用假新聞及民粹主義,想辦法反擊對他們不利的報導。

Gloria認為,單是追蹤揭穿假訊息,只是治標但不治本,與假訊息搏鬥,不單單是新聞媒體的任務,更要全社會都動起來。她認為沒人能獨自對抗假新聞,可思考將媒體、法律界、學術圈等團體納入事實查核,共同努力。

 
TOP
專題
運用新科技 東西方媒體激辯
記者洪欣慈、游昊耘/台北報導聯合報
世界各地媒體領袖齊聚世界新聞媒體年會,「科技樂觀論」與「技術霸權論」正面衝撞。歐美媒體領袖多認為AI、區塊鏈等新科技將驅動新聞產業更多的應用;但來自亞洲的媒體領袖直言,「科技工具都掌握在西方手上,大家並不知道資料和數據會被怎麼使用」,因此科技發展帶來進步,但也可能造成更不平等。

探索技術應用可能性

媒體領袖高峰會昨天探討科技與新聞的未來,邀請美國Decrypt Media Inc.執行長Josh Quittner、國際公共利益媒體基金(International Fund for Public Interest Media)亞太區總監劉婕,以及南華早報前執行長、香港Web 3.0公司「Terminal 3」創辦人劉可瑞對談。

Quittner曾在時代雜誌等媒體任職,是媒體界研究新科技的先驅者,1995年預言網路將徹底改變新聞產業,更是民眾熟知的麥當勞網域mcdonalds.com原始所有人,近年創立新媒體Decrypt,專注報導區塊鏈、Web 3.0、AI等新科技趨勢。

Quittner指出,技術有機會幫助媒體解決正遇到的問題。他以去年熱門的NFT為例,在數位時代,所有形式的內容幾乎都可被交易和複製,很容易失去價值,NFT的核心概念是數位所有權,當媒體的數位內容被寫入區塊鏈、成為NFT,能驗證真實性、帶來收藏意義和商業可能,「技術是無窮無盡的,我們應持續探索和找到應用可能性」。

企業用民眾素材賺錢

但曾在路透擔任調查記者、Google亞太區新聞實驗室負責人的劉婕說,長期與亞洲新興市場互動,「我看到明顯的不對等」,這些國家的Z世代、千禧世代都樂於使用新工具,但都是在不了解背後技術時就投入其中、創造大量素材給這些工具,市井小民提供素材,利潤卻幾乎被新科技背後的資本家賺走。

劉婕表示,新科技衍生而來的系統、軟體等工具幾乎皆由西方打造,民眾其實不知道自己提供的數據、資料會被如何使用,有些可能立意良善,但同樣可能被壞人利用。

她並指出,新聞媒體也受制於科技公司開發的工具,例如Google曾開發「Fusion Tables」協助媒體事實查核,但在AI新工具誕生後就不再支持「Fusion Tables」計畫,「記者想運用科技,但仰賴的工具都把持在科技公司手上」。

劉婕也說,生成式AI有助優化工作流程,但若要進階使用都需收費,或得用自己生產和創造的內容交換,「一旦交出版權或IP,就很難再拿回來」,版權保障將是AI應用未來課題。

媒體分眾是未來方向

「我同意這些擔憂,但有替代方案嗎?」Quittner指出,科技變化已是現實,媒體應思考如何在科技演變下保護自己,並設法提供讀者更有價值的資訊,例如分眾將是未來方向,「成功的媒體不會是大眾媒體,會是針對特定『族群』的分眾媒體」。

劉可瑞表示,目前慣用的工具或服務,如Google雲端、亞馬遜AWS雲端運算,都還是由特定公司控管,但區塊鏈未來是去中心化的,就算某天Google、亞馬遜消失,區塊鏈上的資訊都還是會永存,媒體將能用這樣的方式保存新聞真相和價值。

 
TOP
科技防堵假訊息□恐成雙面刃
記者洪欣慈、游昊耘/台北報導聯合報
全球面臨假訊息困境,新科技有助防堵假新聞,還是製造更多假新聞?世界新聞媒體年會的論壇上,有講者認為,Web3.0核心技術區塊鏈具有「不可竄改」特性,可確保新聞內容不被冒用、被再製擴散,有助於防堵假訊息;但也有講者擔憂,這種特性反讓假新聞永存,且恐成為極權國家迫害新聞自由的把柄,新科技成雙面刃。

美國Decrypt Media Inc.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Josh Quittner指出,區塊鏈有助於保存重大歷史時刻,國際公共利益媒體基金亞太區總監劉婕則擔憂,近年多個東亞國家新聞自由程度直線下滑,香港、緬甸都被威權政府把持,若記者所作所為都被區塊鏈記錄、無法取下或修改,「很可能成為記者被國家追溯和定罪的證據」,不只影響新聞自由,也危害記者人身安全。

日本讀賣新聞曾遇過有惡意人士假冒讀賣網站、放上假明星照片,做為招攬投資的詐騙工具。日本學界、媒體與廣告商合力推出Originator Profile (OP),幫用戶確認文章與廣告真實性。技術預計今年底前啟用,目標2025年日本全面使用,未來更計畫推廣至全球。

讀賣新聞總編輯前木理一郎昨分享防範假訊息的最新科技。前木表示,社群媒體、生成式AI是讓假訊息問題惡化的兩大原因,不實訊息傳遞的速度比優質報導、真實消息快上許多,社群的快速傳播特性,往往讓大家忘記查核訊息來源。

生成式AI更是帶來新挑戰。前木指出,記者報導新聞靠第一手資料,但AI生成內容是靠第二手資料,衍生假訊息傳播、侵害版權等問題,媒體和消費者都在適應AI帶來的改變,各國現努力針對生成式AI制定規則。

 
TOP
WAN-IFRA 2023報告:生成式AI 應為媒體內容付費
記者林奐成、林雨荷/台北報導聯合報

世界新聞媒體年會(World News Media Congress)昨進入最後一天議程,主辦單位世界新聞出版協會(WAN-IFRA)與研究團隊發表年度研究報告,指出生成式AI雖帶來挑戰,但「唯有人類能訴說原創故事並實地報導」,媒體應善用AI協助工作,甚至能找到利基市場並拓展財源。

威脅也是最大機會

英國創新媒體顧問集團(Innovation Media Consulting Group)總裁Juan Se□or發表報告,直言媒體業面對AI風潮來襲,「對我們的商業模式來說,AI是最大威脅,也是最大機會,未來到底會是烏托邦,還是反烏托邦?」

他預測,生成式AI將會變得愈來愈準確,可能威脅Google等平台,或導致媒體的訂閱及會員模式難以為繼,「AI之神就可以告訴你答案,讀者根本不需要來源或媒體,為什麼人們還要付費看新聞?」

另一方面,他呼籲媒體「要去了解AI,不要跟它對抗」,AI對媒體來說也是轉機,能弭平科技平台的霸權,帶來更公平的競爭環境,「當AI帶來洪水般的垃圾資訊時,我們的新聞要當淨水、要成為一股清流,用這樣的方式打造品牌」。

AI 30%內容是新聞

Juan Se□or也強調,我們正面臨著AI優先的媒體時代,「這是一班絕不能錯過的列車」;過去幾年中,新聞產業曾錯失大型平台和社群媒體崛起時的議價良機,這次不能再重蹈覆轍。

他認為新聞業應秉持「沒有同意,就沒有內容」的原則,不能放任AI擷取內容,卻不付費。新聞產業是人工智慧內容的關鍵組成部分,占據了30%,因此若沒有新聞產業的內容供應,人工智慧將變得毫無意義;媒體業擁有議價的空間,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優勢。

終結兩強壟斷時代

此外,該報告提出未來AI時代三大預測:網路去中心化終結Google與Meta霸權、網路資訊爆炸促使新聞業發展新商業模式,以及內容出版業有望獲得更多智慧財產權(IP)營收。

AI的強大顛覆性力量有可能將網路世界去中心化,擺脫現有科技巨頭的主宰並重塑數位世界,報告更預言:「AI可能終結Google與Meta的兩強壟斷局面」。報告認為,AI科技驅動下,網路內容將經歷一場史無前例的大爆炸,「透過社群媒體發送新聞的時代結束了」。在此眾聲喧嘩情況下,新聞業必須與目標讀者建立直接聯繫,以發展新商業模式和專屬的「利基市場」。

無法取代編輯記者

最後,媒體應倡議政府立法,保障新聞內容的智慧財產權,確保AI公司向媒體支付報酬,「我們不能像過去一樣犯錯,將任何內容免費給予出去」。

愈來愈多媒體導入生成式AI,例如法國《世界報》推出利用AI翻譯的英文版本,但文章仍須經母語記者審核。英國《每日鏡報》今年首次利用ChatGPT寫出偏向實用類型的文章,例如「遊紐波特必作七件事」,顯示AI已能提供可信賴資訊,讓記者專注其他報導。

報告指出,AI在新聞使用上應遵循幾點法則:人類扮演監督角色、要向讀者揭露、必須完全負責;AI無法取代編輯與記者,「唯有人類能訴說原創故事並實地報導」。

 
TOP
焦點新聞
基北北桃1200定期票今上路 台鐵、機捷只能走臨時通道
記者鄭國樑/桃園報導聯合報
基北北桃1200定期票今天啟用,台鐵、機場捷運因為使用臨時通道,首日將面臨引導乘客挑戰,不過由於接連2天都是假日,桃園市交通局預估壓力測試要下周一才會見分曉。

據悉,機捷和台鐵尚未完成新票證裝置採購案,所以1200票證只能走臨時通道,如果使用一般通道通行,電子票證則會視乘客刷單程票進站,等於要多花錢。

機捷預估要到年底才能夠完成安裝新的票證設施,在此之前,乘客如果碰到臨時通道設備故障,還是可以進站搭車,只要出站時向站務人員反映,請站務人員協助處理即可。如果趕時間,也可以利用下次搭乘機會向站務人員反映,不然1200票證將無法使用。

交通局指出,基北北桃推1200票證已有一段時間,預售約賣出6萬張,雖然比起雙北1280票證最高銷售30萬張有很大一段距離,但原因在於部分民眾手上1280票證尚未到期,另外也有一部分的民眾是習慣現階段通勤模式,還在觀望是否要調整,目前只是預售階段,相信會有越來越多人樂於買1200月票。

 
TOP
新北基隆合併升格 侯友宜:本就該併
記者張曼蘋/新北報導聯合報
新北市長侯友宜昨與基隆市長謝國樑同框合體,要共推「社福三好」政策,兩人也談到未來新北基隆合併升格。謝國樑表示,希望未來區域整合能有明確方案,看基隆、新北是否有機會先合併升格。侯友宜表示,明明是共同生活圈,目前資源不見得對基隆公平,基隆與新北本就該併在一起。

「社福三好」政策分別是好日子、好好行、好快活,將提升整體社福量能,其中好日子為基隆借鏡新北建「好日子愛心大平台」經驗,讓市民可透過平台網站,協助弱勢族群;好好行為透過這次透過新北媒合,基隆市府獲贈復康巴士,未來在無障礙交通服務也能轉型升級;好快活則是新北與基隆將共享社福空間資源與場地。

侯友宜昨赴基隆出席社福三好記者會,智英科技董事長林宴臨在新北媒合下,捐一輛復康巴士給基隆市政府。林宴臨是侯友宜的民間友人,5年多來已累計捐贈11輛復康巴士。

侯友宜致詞時說,基於基北北桃生活圈,凡起、訖端有新北市,都能共同叫車使用,未來也可以將宜蘭納入,其他中、南、東區共同生活圈的縣市都可以考量互惠共用,已達到區域合作、市民共好。

謝國樑表示,新北跟基隆情同兄弟,密不可分,基隆人對於復康巴士需求6千多人,但真正服務到的只有150人,有很大落差,會持續跟新北一起討論,如何把長照跟服務,提升到跟新北一樣。

謝轉頭對侯友宜說,「這是市長的責任,也是未來總統的責任」,談縣市共好外,希望未來區域整合能有明確方案,尋求讓基隆市升格,看基隆、新北是否有機會先合併升格。

「三好只是個開始。」侯友宜說,兩個城市共同生活圈,要彼此照顧合作,目前資源分配上不見得對基隆公平,光是復康巴士只有30輛,新北有548輛巴士,相差18倍左右,基隆的山海都跟新北連在一起,都會交通也都在一起,兩個城市本就該併在一起,可以讓基隆跟新北生活無礙,從新北跟基隆先思考。

侯友宜說,基隆事情就是新北事情,新北事情也是基隆事情,要一起讓兩市變成共同生活圈過好日子、好快活、好好行,長期以來看到中央跟地方議題上,中央給地方資源配合上不公平,甚至行政效率不符合地方期待,中央沒有直接跟地方溝通,還分你跟我、還分政黨。

 
TOP
侯韓今同框 朱喊「我們一個團隊」
記者侯俐安、王昭月、張曼蘋、屈彥聯合報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今天中午將出席黃復興黨部周年活動,「韓侯同框」引發關注。侯友宜昨受訪表示,他和韓國瑜有共同信念與價值,都願意守護中華民國,讓台澎金馬這塊土地能更好,一起團結並肩作戰。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喊話,「我們是一個團隊,務必團結在一起」。

國民黨黃復興黨部今在北部飯店舉辦「中國國民黨黃復興黨部成立六十七周年會慶暨動員大會」,朱立倫將主持,黃復興黨部邀請侯友宜、韓國瑜,台北市前市長郝龍斌、戰鬥藍精神領袖趙少康、妙天禪師、退役將領夏瀛洲等人同台,深藍、本土、宗教大集合,營造藍營大團結氣勢。

朱立倫昨南下主持南部共識營大打團結牌,指每位專職幹部都是幕後無名英雄、造浪者。他表示,民進黨執政以來造成兩岸對立,變成和平與戰爭的選擇,因此二○二四年國民黨一定要重返執政,立院要過半,才能讓兩岸和平,讓人民過好日子。

朱在共識營砲火全開,批評行政院通過高中職學費全免、私立大學補助學雜費三萬五千元是騙選票。他說,這是蔡英文總統過去選舉時就提的政見,竟到任期剩約半年才實施這個政策,是否應先向高中生及學生道歉?他也提及缺電、兩岸問題,指國內電力不夠,非核家園政策是「詛咒乎別人死」。

侯友宜昨到基隆國民黨市黨部與黨籍議員座談,也提到黑金、國安、核電等議題,也強調面臨最重要、關鍵的是,「民進黨所謂的維持現狀,就是維持兵凶戰危的現狀,民進黨已把兩岸問題逼到面臨戰爭邊緣化」,這問題大家不能不重視。

對於「韓侯同框」,朱立倫說,侯、韓一直保持密切聯繫,韓是非常堅貞的國民黨員,非常支持國民黨提名的總統及立委參選人。對於國安會前秘書長金溥聰擔任競選執行長操盤侯選戰。朱立倫說,金溥聰令人敬重,感謝在最困難辛苦時來幫忙,絕對不要被綠營見縫插針,務必要團結在一起,「我們是一個大的團隊,希望團隊愈來愈好,人才愈多愈好」。

至於外傳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可能宣布獨立參選總統,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昨表示,每一個人做決定時,都要思考一下自己是否要面對歷史,要成為英雄,還是成為罪人,在關鍵時刻需要很多人拿出智慧,面對抉擇。

 
TOP
市府派勝出 北農經營權易手
記者楊正海/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經營權之爭昨告一段落,董事會選出7席常務董事,北市府及農會派拿下4席,掌握逾半,董事長由金門前縣長楊鎮浯出任,總經理為韓國瑜高雄市長任內的農業局長吳芳銘,農委會退出北農經營團隊。

儘管北市府與農會派禮讓,農委會拿下3席常董,但農委會昨晚發出新聞稿,仍指北市府欲全包常董,昨天才一反態度,讓農委會及青果社取得3席常董,還提及吳芳銘去年發生酒駕自撞重大爭議,擔任總經理對北農形象有不良影響,不贊同其聘任案,無奈還是通過。

楊鎮浯說,「從沒說台北市政府要全拿,也是不可能的事」。吳芳銘受訪時表示,以後不會再犯,如果有犯,也只有一條路,就是直接下台,沒有第二句話。中華民國農會總幹事張永成說,酒駕確實不對,但應讓事件落幕,回歸正常拍賣經營,農委會不用講些有的沒有的,顯得很小家子氣。

3年1次的北農董事會,26日選出23席董事,農委會僅占9席,農會派加上北市府一舉拿下14席,農委會敗北而退席,昨續開董事會選出7常董,推選董事長後決定總經理人選,由董事會同意。

會前北市府已協調,「禮讓」農委會派3席常董,北市府派取得4席。董事會下午2時舉行,不久即選出常董,約30分鐘會場就傳出掌聲,董事長推選順利由楊鎮浯勝出,接著請吳芳銘進場,因北市府及農會派掌握過半席次,總經理人選也獲同意,1小時董事會即結束。

董事會選出常務董事分別是楊鎮浯、姚志旺、黃向□、張永成、余致榮、陳振輝、楊燿福等7人;董事會也通過解任翁震炘總經理及陳平軒副總經理,並聘吳芳銘任總經理。

吳芳銘為韓國瑜高雄市長任內的農業局長,外界解讀這次改選是雲林張家復辟,吳芳銘反酸「誰夢到、就回去請周公解夢」。

楊鎮浯說,北農的董事會結構,農委會派掌握3席常董,民股跟全國農會也不過就是3席的常董,市府退到1席,這結構覺得會有誰來主導嗎?不會,是由台灣的民意監督主導。

 
TOP
台美貿易倡議 將改送國會審查
記者周佑政、林縉明、蔡晉宇/台北聯合報
行政院會日前通過「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將送請立法院查照,但立法院在野黨團要求改為審查案,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昨天首度表態,「我們會接受」,民進黨團不排除在朝野協商時,主動提出在七月第二次臨會時,增加處理這項台美協定的議程,甚至可請行政院長陳建仁到立院專案報告;至於是否重啟兩岸服貿協議,柯說,「完全沒有討論的餘地」。

國民黨團、民眾黨團強力主張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必須經由國會實質審查。行政院原堅持該倡議是行政協定而非條約,送立法院查照即可;但全案引發民間團體反彈,藍營也鎖定為下一個戰場。

柯建銘昨天說,「行政院送來的是查照案,立法院要改為審查案,我們也會接受」。

柯建銘還原行政、立法針對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的討論過程,他說,立法院第一次臨時會結束後,大約十一天前,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政務委員鄧振中就表態願意主動去向各黨團說明。

柯建銘說,這項台美貿易協定,是台美經貿外交卅年來的重大突破,也是美國對台灣友好的法案,行政部門有必要清楚向國人說明,民進黨團的態度也是正面、積極。針對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我們不排除主動提案,增加相關議程,也會請行政院長來報告」。

民進黨團書記長莊瑞雄表示,這一次台美經貿的談判過程公開透明,國民黨要求臨時會政黨協商、逐條審查,民進黨表達歡迎,願意接受外界檢驗。

黨政人士指出,經濟是否交得出成績單,是影響執政黨總統大選選票的重要因素,要在國際貿易上有進展,和美、日針對實質內容一條一條去談,是較務實的做法,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即是這樣的內容。

至於藍白陣營最近疾呼重啟兩岸服貿協議,柯建銘說,服貿就是「害台」,已經沒有服貿了,「完全沒有討論的餘地」。黨政人士表示,中國貿易占比正在下降,若能對美貿易協議有進展,將至關重要。

 
TOP
美對台軍售 138億元彈藥與零件
編譯周辰陽、記者林縉明、蔡晉宇、聯合報

正值中美兩國採取微妙行動穩定雙方關係,美國政府六月二十九日發布最新加強台灣防衛的舉措,計畫出售總價值四點四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一百三十八億元)的彈藥與零件。國防部表示,這次美對台軍售項目,有助於建構應對中共軍事威脅,可強化防衛韌性,滿足戰演訓任務所需。

這是拜登政府第十度對台軍售,也是今年第二筆軍售案。我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表示,台灣會持續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堅定強化全民國防戰力,守護國家安全與利益;並持續與理念相近國家合作,確保台海及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昨指出,美國國務院已批准向駐美代表處銷售兩批軍售案,其中一件價值三億三二二○萬美元(約新台幣一○三億元),包括卅毫米高爆燃燒曳光彈、多功能彈藥及訓練彈等,另一件價值一億八○○萬美元,包括輪式車輛、武器及其他相關元件的備用與維修零件。

我國防部表示,美國政府已就兩批對台軍售案,進行知會國會程序,可望在一個月後正式生效。美國基於「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持續提供我國防衛性武器,其中「卅公厘機砲彈藥」案包含高爆彈、穿甲彈及練習彈等三項彈藥,為囤儲戰備彈藥所需,以維持區域穩定基礎。

據了解,此次美方宣布的軍售,就是為了補足CM34雲豹八輪甲車服役後,對彈藥的大量需求。由於國軍使用Mk44的數量龐大,原本曾傳出將要求引進生產線在台灣製造。但從此次軍售案看來,似乎國軍仍然決定繼續向美國採購。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認為,這次軍售宣示意義大,特別選在布林肯訪中後宣布軍售,如要降低美中雙邊緊張,若雙方真有達成默契,不會選擇在這時刻意對外宣布對台軍售,顯然是有做給北京看的意味。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說,此次軍售代表美方加速加大對台軍援力道,提供戰力庫存,用行動背書對台灣支持。

 
TOP
阿斯巴甜 WHO將列可能致癌物
記者許政榆、李青縈/台北報導聯合報
代糖「阿斯巴甜」問世至今近六十年,甜度是蔗糖的兩百倍,但熱量低,多標榜可幫助減肥,讓阿斯巴甜廣泛被使用於食物中,包含零卡可樂、無糖口香糖等,不過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預計七月中將把阿斯巴甜列入「可能致癌物」的項目之一。食藥署表示,將密切關注國際報告,再檢討國內的使用標準。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將致癌物分為四類,一類致癌物如砒霜、檳榔;二A類致癌物如紅肉、加工肉以及二B類致癌物如泡菜、汽油;三類致癌物則是對人類致癌性或動物試驗致癌性證據不充分或有限的物質;四類致癌物則是缺乏證據支持具致癌性物質。阿斯巴甜預計七月中被列入二B類致癌物。

阿斯巴甜屬於非碳水化合物類的「人造甜味劑」,其特色是甜度高,但熱量極低,不會導致齲齒,許多糖尿病患者、減肥族群將其作為高熱量「糖」的替代品。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阿斯巴甜在歐盟、美國、日本、聯合國食品標準委員會等,都是列入核准使用的食品添加物,台灣則是列入食品添加物「甜味劑」中管理,准許添加在飲料、口香糖等食品製造或加工中使用,使用範圍及限量為「適量使用」,沒有一定的限量。

林金富說,阿斯巴甜的結構含有一種胺基酸「苯丙胺酸」,先天代謝疾病「苯酮尿症」的患者,無法代謝苯丙胺酸,若食品中添加阿斯巴甜,不管是錠劑或是粉末,食品外包裝都必須標示「苯酮尿症患者不宜使用」。

林金富表示,食藥署將密切關注國際對阿斯巴甜的評估報告,以及各國做法,再檢討國內的食品添加規範是否要調整。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秘書長歐弘毅說,代糖雖然低熱量,但也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都使用代糖取代一般糖,作為控制血糖的手段。阿斯巴甜除了有可能致癌的風險,過去有研究發現阿斯巴甜會影響胚胎發育。

歐弘毅說,不只阿斯巴甜,所有代糖都不建議大量攝取或完全取代一般糖。過去自己曾研究代糖「三氯蔗糖」,發現時常食用三氯蔗糖會增加脂肪肝的風險,同時會產生不良代謝的反應。

 
TOP
下半年3-5颱侵台 中強颱機率高
記者周湘芸/台北報導聯合報
颱風季將至,中央氣象局預估,今年下半年,北太平洋西部的颱風生成總數正常至偏少,侵台颱風數為三至五個,接近正常值,但由於下半年有發展為聖嬰現象的趨勢,若颱風侵台的話,中、強颱機率高。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呂國臣表示,今年上半年,北太平洋西部僅生成三個颱風,較氣候平均值四點三個少。預估下半年北太平洋西部的颱風生成總數為十八點八個,侵台颱風為三至五個。

呂國臣也說,根據研究顯示,聖嬰年的颱風平均生成位置較遠離台灣,目前熱帶太平洋東部海溫有增暖趨勢,下半年極可能發展為聖嬰事件,屆時北太平洋西部的颱風生成位置會較偏東,若侵台的話,因行經的洋面較遠、吸收能量較較多,強度也可能較強,中、強颱機率高。

他指出,今年梅雨季雨量,除東部的花蓮及成功站偏多外,多數站只有平均氣候值的四至六成,其中,中南部及北海岸站明顯偏少,宜蘭縣為歷年同期第三少,台南市為歷年同期第七少。預測今年七至九月雨量正常偏少,但容易受颱風影響有所變化。今年七至九月氣溫則以正常至偏高的機率較大。

 
TOP
兩岸新聞
對台軍售 陸:美勿危害台海和平
記者陳政錄、林縉明/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白宮宣布最新一波對台軍售,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昨天說,中方堅決反對美台軍事聯繫和美國對台出售武器的立場是一貫明確,美方應停止危害台海和平穩定。大陸國防部前天也就美台軍事合作表態,稱解放軍有能力有信心堅決粉碎「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圖謀。

毛寧表示,美方應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停止向台灣出售武器,停止製造新的台海局勢緊張因素,停止危害台海和平穩定。

大陸國防部發言人張曉剛六月廿九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也回應稱,「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最重大的問題,也是最突出的風險」。

他強調:「怎麼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不容任何外部勢力插手干涉。潮流不可逆、玩火必將自焚。中國人民解放軍有能力有信心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決粉碎『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圖謀」。

我國防部表示,昨天偵獲中共殲十、殲十一、殲十六、蘇愷三十、轟六等各型機計廿四架次,其中十一架次逾越中線;另共艦五艘配合執行聯合戰備警巡,國軍全程掌握共軍動態,嚴密監控應處。

 
TOP
國安法三周年 港府:慎防「反中亂港」分子反撲
記者陳政錄/即時報導聯合報
適逢香港國安法三周年,及主權移交26周年(7月1日)前夕,港府6月30日發表聲明稱,雖然香港社會整體現已恢復穩定,但社會絕不可掉以輕心,務須時刻保持警覺,慎防「反中亂港」分子伺機反撲。港府發言人更指出,當前,不同的「軟對抗」行為仍繼續發生和散播,甚至煽動香港市民對中共中央和港府的仇恨。

據港府發布內容,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維護國家安全是香港整體社會的責任,香港全體市民應當遵守香港國安法和香港特區有關維護國家安全的其他法律,同時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以維護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為己任。

港府發言人強調,香港特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內全中國人民的共同義務。國安法實施三年以來,港府切實秉持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的原則。

港府發言人還稱,雖然香港社會整體現已恢復穩定,但社會絕不可掉以輕心,務須時刻保持警覺,慎防「反中亂港」分子伺機反撲,破壞社會安寧,危害國家安全。

港府發言人說,當前,不同的「軟對抗」行為仍透過網路、媒體等管道繼續發生和散播,製造矛盾,甚至煽動香港市民對中共中央和香港特區政府的仇恨。有國家和外部勢力不時假借不同事件、場合和藉口,詆毀香港國安法,對盡責、忠誠和依法落實香港國安法的香港特區造謠抹黑和肆意攻擊,企圖破壞香港安定繁榮。

因此,港府發言人強調,香港會堅定不移全面準確實施香港國安法,並進一步健全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

在此之前,就美國國會參議院議員連署,批評港府利用國安法打壓民主派,呼籲釋放「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英國國會也多次提及黎智英,促請英國政府出手營救,呼籲對大陸、香港官員進行制裁,大陸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30日回應說,正告美英反華政客,立即停止借香港國安法實施三周年進行政治操弄的卑劣行徑。

大陸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說,據近期民調,超過8成受訪香港市民認為國安法使香港的國安狀況「十分有改善」或「有改善」,據香港美國商會的調查顯示,逾7成會員對香港法治充滿信心。事實證明,香港國安法是守護香港的「定海神針」,是香港繁榮穩定的「保護神」。

 
TOP
國際新聞
加國媒體議價 谷歌嗆撤連結
編譯周辰陽/綜合報導聯合報
為期三天的「世界新聞媒體年會」昨天圓滿閉幕,數位平台與媒體議價是年會焦點議題。加拿大國會日前通過「線上新聞法」,規定科技公司跟新聞業者就內容談判付費協議,社群平台巨擘臉書母公司Meta與搜尋引擎龍頭谷歌相繼宣布杯葛;谷歌於六月廿九日更揚言,待法案年底生效時,將自加國的搜尋結果與其他產品移除新聞連結。

「線上新聞法」(Online News Act)是在二○二二年因加拿大媒體產業投訴後提出,六月廿二日獲國會通過,要求谷歌及Meta就轉載新聞內容,向加拿大傳媒付費。

媒體希望政府更嚴格監管科技公司,以防止谷歌和Meta等科技巨頭擾亂和主導線上廣告市場,導致媒體收入劇減。法案承諾將增強網路新聞市場公平性,傳統媒體和廣播公司表示讚賞。

根據獨立預算監管機構二○二二年的估計,新聞業每年可以從新法規定的議價獲得約三點三億加元(折合新台幣約七十七點六億元)。自二○○八年迄今,加拿大已有五百家媒體業者關門。

「線上新聞法」規定,如果科技業者與媒體談判失敗,就會要求雙方進入有約束力的仲裁,以確定適當的補償。

谷歌與擁有臉書與IG的Meta過去幾個月預告,該法除非進行修訂,否則就可能結束加拿大的新聞提供。總理杜魯多批評,科技業者的威脅是「霸凌戰術」。

提出該法的文化遺產部部長羅德里奎茲說,法律並非即刻生效,政府願意跟平台業者就規範與實施程序進行磋商。他還說一旦谷歌和Meta結束業務,政府將給予媒體支援,但未說明具體作法。

谷歌全球事務總裁沃克在部落格指出,線上新聞法「窒礙難行」,該公司也不相信監管程序將能夠解決「法律的結構性問題」。

沃克表示,「我們現在已經知會政府,當法律生效的時候,我們很遺憾將不得不從我們在加拿大的搜尋、新聞與探索產品移除加拿大新聞的連結」。此外,谷歌根據News Showcase計畫,和加拿大各地的一百五十家新聞出版商簽了協議,現在也將跟著取消。

澳洲二○二一年通過「新聞媒體議價法」(News Media Bargaining Code)後,谷歌及Meta曾短暫屏蔽澳洲平台上的新聞內容,惟最終達成協議,向澳洲傳媒支付轉載新聞內容費用。

谷歌批評加國新法規範比澳洲和歐洲更為廣泛,將出現在搜尋結果網頁的免費新聞文章連結標上價格,違反了版權法,顛覆開放網路的概念,即使用者可以不受限制搜索與連結資料,還可適用於並不產製新聞的媒體。谷歌主張,新聞內容的顯示,而不是連結,才是付錢的基礎。同時,只有根據新聞標準產製新聞的企業才符合議價資格。

 
TOP
暴動連3夜 法考慮緊急狀態
編譯羅方妤/綜合報導聯合報
法國一名非裔十七歲青少年因拒絕警方臨檢遭員警射殺,各地爆發大規模暴動。法國總統馬克宏六月卅日召開第二次內閣危機會議。這是他兩天內第二次召開會議,國內騷亂勾起法國民眾對二○○五年暴動的回憶,也迫使馬克宏提前離開歐盟峰會。

馬克宏呼籲家長管住自己的子女,不要讓年輕人上街暴動,並呼籲社群媒體移除太過暴力的抗爭畫面。總計有八七五名民眾被捕,二四九名員警受傷。

非裔青少年奈爾六月廿七日開車拒絕服從路邊攔檢,遭巴黎西北郊南泰爾市警察近距離開槍射殺。員警疑似濫權且在第一時間說謊,引發民眾怒火,巴黎郊區與法國各大城市都出現騷亂。

法國總理博爾內卅日表示,政府正考慮「所有選項」以恢復秩序,包括宣布法國進入緊急狀態。她被記者問及此事時表示:「我現在不會明確告訴你們,但我們正在考慮所有的選項,優先要務是:恢復國家秩序。」

緊急狀態將賦予法國當局有更大權力實施地區宵禁、禁止示威,並讓警方有更大自由制止嫌疑暴民和搜索房屋。

馬克宏提前從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峰會飛回法國,於當天法國時間下午一時(台灣時間當晚七時)與內閣會面。一名政府幕僚表示,馬克宏準備「毫無顧忌」採取新措施,儘管一些內閣部長反對宣布緊急狀態。

美國大使館六月廿九日推文提醒,美國人「應避免前往大型集會和警方活動頻繁的地區」。英國當局則敦促英國人注意媒體報導,避免前往抗議和在旅行途中檢視旅遊建議。

二○○五年秋天延燒全國的暴亂自巴黎北郊塞納聖丹尼省爆發,起因是警察追逐十七歲與十五歲躲避盤查的「可疑」非裔青少年,導致兩人誤闖高壓電所並遭電擊致死。民怨引爆全國城市暴亂,當時執政的席哈克右派政府在衝突持續兩周後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當時是法國自一九五○年代以來首度採取這項措施。

 
TOP
歐盟峰會:反對片面改變台海現狀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為期兩天的歐盟峰會六月卅日落幕,中央社報導,會後聯合聲明表示反對任何片面以武力或脅迫改變現狀的企圖。這是歐盟重新校準對中國關係的結論之一,也是首度在峰會表明對台海立場。

根據理事會午間發布的文件,這次會議關於中國大陸的結論有六點。首先是重申、確認歐盟對中國的多面向定位,即中國「同時是(歐盟的)夥伴、競爭者和體制性對手」。

這個「三位一體」原則首見於歐盟執委會與對外事務專員在二○一九年向歐盟會員國提出的「歐盟–中國戰略展望」,二○二○年十月獲得歐盟理事會背書採納為一致立場。

結論文件並強調歐盟與中國「雖然有不同的政治和經濟體制,但雙方對於尋求建設性及穩定的關係有著共同利益」,此利益植基於尊重以法治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平衡的交往及互惠。

對於台海安定及反對武力改變現狀的表態,可見於二○二一年起的G7聯合聲明和美歐峰會、日歐峰會聯合聲明,以及歐盟高層近年的個別談話,寫入歐盟廿七國峰會結論則是第一次。

這次會議原本預期是自二○二○年十月歐盟峰會後,歐盟對中國政策最重要的討論,不過一方面因歐美當前試圖與中國恢復往來的氣氛濃厚,另一方面因匈牙利與波蘭反對歐盟的新移民措施打亂議程,使這次關於中國的結論大致按照理事會幕僚的草稿,不脫歐盟過去反覆重申的觀點。

但是對北京的態度明顯有別:在中國大陸有巨額商業利益的德國與法國,和遭到陸方制裁的立陶宛,立場就不一樣。

 
TOP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2023年6月29日 星期四

‘Leaving Behind All They Own’ as Wildfires Ravage Canada 加拿大野火燎原 人民被迫拋棄家園逃生


【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讀紐時學英文
2023/06/30 第439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
 
 
紐時周報精選 'Leaving Behind All They Own' as Wildfires Ravage Canada 加拿大野火燎原 人民被迫拋棄家園逃生
How MTV Broke News for a Generation 時代的眼淚! MTV新聞停播
紐時周報精選
 
'Leaving Behind All They Own' as Wildfires Ravage Canada 加拿大野火燎原 人民被迫拋棄家園逃生
文/Ian Austen, Amber Bracken, V
譯/陳曉慈

加拿大野火燎原 人民被迫拋棄家園逃生

Judy Greenwood did not want to leave. But when the evacuation alerts on her phone blared repeatedly and emergency officials knocked on her door, she and her husband loaded their four cats into the car and drove away from their rural hamlet to escape approaching wildfires.

茱蒂.葛林伍德不想離開。但當手機的疏散警報刺耳地響個不停,緊急應變人員也來敲門,她與丈夫只得將4隻貓帶上車,驅車離開他們的偏僻村落,逃離逐漸逼近的野火。

In much of the western province of Alberta, this time of year has long been wildfire season. But this year, a large volume of fires in the boreal forest have come early and have been exceptionally extensive, leading the province to declare a state of emergency.

在加拿大西部亞伯達省的大部分地區,每年這個時節通常是野火季。但今年,北方針葉林很早就出現大量火勢,範圍也特別大,促使該省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As of Tuesday morning, about 30,000 people had fled their homes in the sparsely populated, largely northern areas of the province as 89 active wildfires were burning across nearly 1 million acres.

至周二上午,在該省主要位於北部的人煙稀少地區,已有約3萬民眾撤離家園。89處野火仍在焚燒,面積近100萬英畝。

There have already been 409 fires this season — which typically runs from March 1 to Oct. 31 — an unusually high number. And for residents of vulnerable areas, that has evoked uneasy memories of 2016, when raging flames moved from the forest into the oil sands capital of Fort McMurray, Alberta.

當地野火季通常自3月1日持續至10月31日,本季已發生409場大火,數字高得不尋常。而對高風險區居民而言,這喚起他們對2016年的不安回憶,當年火勢從森林一路延燒至油砂重鎮麥克默里堡。

That conflagration forced the evacuation of more than 90,000 people, destroyed more than 2,400 homes and businesses, and disrupted production at the United States' largest source of imported oil. At more than 4 billion Canadian dollars, it remains Canada's most costly disaster.

那場大火迫使超過9萬名民眾撤離,摧毀2,400棟民宅及商業建築,打斷這個美國最大進口石油來源的生產,造成逾40億元加幣損失,至今仍是加國損失最慘的災難。

As was the case during the Fort McMurray fires, many of the current evacuees, a group that includes thousands of members of First Nations communities, have sought refuge in Edmonton, the province's capital and second-largest city.

如同麥克默里堡大火,這次逃難民眾包含數以千計的原住民「第一民族」社群,大多湧至該省首府、第二大城艾德蒙頓避難。

Uncertainty plagues many evacuees. Thick smoke hanging over many areas has made it impossible to determine through aerial surveys the fate of many houses and other buildings.

不確定性讓許多逃難民眾不安。許多地區濃煙密布,透過空中勘測也無法確定民房與其他建築狀況。

"No question that this is a challenging time," Danielle Smith, the premier of Alberta, told reporters Monday afternoon.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have been forced from their homes and their jobs. They're leaving behind all they own, wondering if they will lose everything that they've worked for."

亞伯達省省長戴思敏周一下午告訴記者:「現在無疑是艱難時刻。數以萬計民眾被迫捨棄家園與工作。他們拋棄了所有的東西,不知道是否將失去平生打拚換來的一切。」

Mike Ellis, Alberta's public safety minister, told reporters that there were limits to what any government or agency could do to extinguish the fires. In past years, a change in weather has ultimately been the only force that has brought blazes under control.

亞伯達省公共安全局局長艾利斯向記者表示,任何政府或機構對於撲滅火勢能做的十分有限。過去幾年,天氣變化最終成為控制火勢的唯一力量。

"I let everybody know that because there is no silver-bullet solution in our response," he said.

他說:「對此我毫不諱言,因為我們也沒有靈丹妙藥能夠因應。」

 

 
How MTV Broke News for a Generation 時代的眼淚! MTV新聞停播
文/Remy Tumin
譯/周辰陽

時代的眼淚! MTV新聞停播

A little over a year into his first term, President Bill Clinton made good on a promise to return to MTV if young voters sent him to the White House.

進入他的第一個任期一年多一點的時候,柯林頓總統兌現了承諾,只要年輕選民送他進白宮,就會重返MTV。

Now, a generation after MTV News bridged the gap between news and pop culture, Paramount, the network's parent company, announced last week that it was shuttering the news service.

如今,MTV News彌合新聞與流行文化隔閡的一個世代後,電視網的母公司派拉蒙上周宣布要關閉新聞服務。

The end of MTV's news operation is part of a 25% reduction in Paramount's staff, Chris McCarthy, president and CEO of Showtime/MTV Entertainment Studios and Paramount Media Networks, said in an email to staff that was shared with The New York Times.

Showtime/MTV娛樂工作室與派拉蒙媒體網總裁兼執行長麥卡錫,在一封被分享給紐約時報的致工作人員電郵表示,MTV News結束營運是派拉蒙裁員25%的一部分。

MTV News and its cadre of anchors and video journalists were the ones to tell young people about the suicide of Kurt Cobain of Nirvana and the killings of the Notorious B.I.G. and Tupac Shakur. They brought viewers on the presidential campaign trail. They also embraced the messy chaos of 1990s and early 2000s celebrity. They always put music first.

MTV News跟它的主播與影像記者,告知年輕人「超脫」合唱團主唱寇特.柯本輕生及饒舌歌手「聲名狼藉先生」和吐派克命案。他們將觀眾帶到總統競選活動,他們也接受1990年代與2000年代早期名人的放浪形骸。他們始終把音樂放在第一位。

Through it all, MTV News never strayed from its core mission of centering the conversation around young people.

一路走來,MTV News從來沒有背離它讓對話圍繞著年輕人的核心使命。

MTV News broke up the television news environment "in terms of young versus old, hip versus square," rather than the conservative-versus-liberal approach of many cable news networks today, said Robert Thompson, a professor of television and pop culture at Syracuse University. Its influence can be seen in the work of Vice News, the brash digital-media disrupter, and in the hand-held camcorder style of reporting that some CNN journalists have embraced.

雪城大學電視與流行文化教授湯普森說,MTV News「在年輕對年老、時尚對守舊方面」打破了電視新聞環境,而非今日許多有線電視網的保守派對自由派態度。其影響力可見於特立獨行的數位媒體顛覆者Vice News作業,以及一些CNN記者採納的手持攝影機報導風格。

The Music Television network debuted in 1981 like a "fuse that lit the cable revolution," Thompson said. Six years later, MTV News came on air under the deep, sure-footed voice of Kurt Loder, a former Rolling Stone editor, who co-hosted a weekly news program called "The Week in Rock."

湯普森說,MTV電視網在1981年首播,就像「點燃有線電視革命的導火線」。6年後,在庫特.洛德深沉、踏實聲音下,MTV News開始播送。洛德是「滾石」雜誌前總編輯,共同主持名為「搖滾一周」的每周新聞節目。

But it was his interrupting-regular-programming announcement of Cobain's death in 1994 that cemented Loder as "the poet laureate of Gen X," Thompson said.

湯普森說,洛德在1994年中斷日常節目宣布了柯本死訊,鞏固他做為「X世代桂冠詩人」的地位。

MTV News tried to set itself apart from other cable news operations in a number of ways, Loder said. MTV News anchors and correspondents did not wear suits. They also weren't "self-righteous" and tried "not to talk down to the audience," he said.

洛德說,MTV News試著用若干方式,使其與其他有線電視新聞不同。他說,MTV News主播跟記者不穿西裝,也不會「自以為是」,並試圖「不以高人一等態度對觀眾說話」。

 

 
訊息公告
 
他被封為AI之王 黃仁勳憑什麼贏?
輝達的創辦人黃仁勳,用一份財報,瞬間炸開這個世界對人工智慧(AI)的進度想像,被封為全球AI之王、身價兆元。黃仁勳是何方神聖?能在短短30年間打造出叱?全球的AI帝國?一切,得先從他的成長經歷說起。

奇幻和童話電影熱門拍攝地 博伊尼斯城堡
這座城堡曾經出現在許多電影中,是很多童話電影的拍攝熱門景點。最早的城堡是用木頭建造的,後來才因為易主修建後變成以石頭為基底建造而成。而也因為不斷地改建,城堡也從原本的哥德式建築,變成了文藝復興樣式在變成巴洛克的式樣。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