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背痛,通俗的說法是「腰酸背痛」,一般是指背部肋骨以下至臀部橫紋之間的疼痛,但有時也會延伸到下肢或其他部位。 造成下背痛的病因,包括腰薦椎的病變(肌肉拉傷、韌帶扭傷、骨性關節炎、椎間盤突出症、病原菌感染、腫瘤等)、內臟疾病(如肝膽疾病、動脈瘤、胰臟癌等)、風濕病(如僵直性脊椎炎)、內分泌及代謝疾病(如骨質疏鬆症、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等)、血液病(如骨髓纖維化、多發性骨髓瘤等)、特殊的神經疾病(如神經瘤、多發性神經根病變等)、精神疾病及社會問題(如身心症、訴訟、保險理賠問題等)。
雖然引起下背痛的病因很多,但分析起來,95%以上都是屬於「一般性」或「良性」的下背痛,其特徵是除了下背痛之外,病人看起來好好的,沒有發燒、倦怠或體重減輕的現象,胃口也很好。
通常發病年齡在20歲至55歲之間,疼痛部位侷限於腰薦椎、臀部及大腿,且其疼痛性質是屬於「機械性疼痛」。所謂「機械性疼痛」是指疼痛與身體的活動,如站、坐、運動等有關,且其症狀會隨時改變。
這些所謂「一般性下背痛」,包括肌肉拉傷、椎間盤突出、骨刺等,占的比率很高,且彼此之臨床症狀又十分相似,因此其診斷與分類也比較複雜。
約2%以下的下背痛屬於較惡性或較罕見的疾病,如腫瘤、感染、主動脈剝離、脊椎炎等。這些疾病有些會致命,有些會遺留肢體的殘障,有些需特殊治療或長期追蹤,因此臨床醫師面對下背痛的患者時,往往要經由問診、臨床檢查、各種影像及實驗室檢查,將這些疾病篩檢出來。
有些警訊可能暗示患者罹患較嚴重的疾病:發病年齡小於20歲或大於55歲、有嚴重的外傷、疼痛的部位在胸椎、非屬機械性的疼痛、體重減輕、腰椎前彎嚴重受限、廣泛性的神經病變、身體狀況不佳、脊椎變形、紅血球沉降速率(一種表示發炎的指標)太高、X光可見到骨頭破壞、過去有癌症、使用類固醇、愛滋病及不當使用藥物的病史等。
-----------------------------------------------------------------------------------
「坐骨神經痛」這個我們所熟知的病症其實是泛指腰背病變造成的大小腿疼痛,並非是在醫學上定義的「坐骨神經」所產生的疼痛。腰背疼痛的情形因人而異,歡迎來講座現場諮詢。
更多腰背疼痛問題,歡迎參加健康世界講座由專家醫師解答。
【12/17(六)場次∼告別腰酸背痛】
時 間|12/17(六)14:00~16:00
地 點|紀州庵文學森林3樓人文講堂/台北市同安街107號(古亭捷運站2號出口)
主講人|謝霖芬醫師(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復健科主任、輔仁大學醫學院專任教授、輔仁大學醫學系復健學科主任)
-------------------------------------------------------------------------------
(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世界e學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