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崛起牽動台灣,大陸學者朱嘉明認為,大陸是大變數,台灣是小變數,大陸未來廿、卅年間會有進一步的制度變革與轉型,兩岸的相互影響不再是量、規模、硬實力的問題,而是質、機制、軟實力問題,盼台灣為大陸的進步和轉型提供更多經驗,發揮更積極的示範作用。崛起中的中國逐步走上狹隘的國家主義歧路,面對其節節升高的維穩、言論打壓舉措,聯經出版的中研院研究員陳宜中新書「中國轉型六問:富國強兵之外」,收錄「思想」季刊對當代中國知識份子訪談系列,透過深度對話、反覆詰問,探討中國在「崛起」形勢中面對的矛盾與迷惘,並為中國的崛起提供建設性思考方向。
書中受訪者之一朱嘉明為趙紫陽主政時的經濟幕僚,曾與現任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等人名列「改革四君子」,六四後流亡海外。
該訪談首發於二○一二年,時值中共換屆前夕,對新領導班子的建言百花齊放,堪稱大陸言論假期,當時朱直指中國改革已走上歧路,主張回到一九八○年代改革路線。
陳宜中受訪時指他認同這項主張,可惜習近平主政後有走向帝制的傾向,中國外表看來很強,內政卻很沒自信;陳認為,中共變本加厲的維穩作為,將為其未來可能的政治轉型、政治軟著陸先製造障礙。
例如,以反恐之名的鎮壓,讓維族獨立意識更高漲;香港的港獨思潮也是中共一手促成,若未來中共政權出現動盪,鬧獨立聲浪更大,中共該如何應對,將成棘手難題。
陳宜中表示,中國崛起應朝什麼方向走,大陸知識界關切,台灣也有理由積極參與討論。
大陸知名政治評論員笑蜀在訪談中也期待,兩岸學者共同討論台灣轉型的部分缺憾弊病,供大陸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