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大新兩岸藝術創作獎12日頒獎,此次賽事吸引兩岸四地200多位青年藝術家報名,決選出20件作品角逐唯一大獎,最終來自遼寧鐵嶺的王永學,以「顛倒樹」素描獨得獎金20萬元人民幣,王永學獲獎後直言很激動,「這筆獎金對我很重要,至少能安心再畫兩年,希望比賽能夠繼續舉辦,幫助更多藝術家。」頒獎典禮在廣州花都大新美術館舉行,當天也是大新文創園開幕式,與同期舉辦的第五屆花都國際珠寶節相輝映,吸引眾多人潮。
大新美術館創辦人、廣州台商王慶祥表示,12日是國父150周年誕辰紀念日,大新美術館作為兩岸藝術文化交流基地,在此際舉辦首屆兩岸藝術創作獎頒獎別具意義。
王慶祥去年在台南啟動「一年三家,三十年一百家」的美術館建成計畫,資助藝術家成立私人美術館,又在花都成立大新美術館及大新文創園,今年初,他舉辦兩岸藝術交流展,他表示,展覽期間,台灣藝術大師李錫奇向他提議,「既然要推廣藝術,何不把這些錢拿來辦個獎?年輕人要有這100萬太難了」,於是催生出此次賽事。
比賽今年六月起徵件至八月底,邀請陸港澳台藝術家參賽,年齡限制45歲以下,不分作品類別,最終吸引200多位選手報名。
「可能第一次舉辦,數量不是特別多,但是整體水平很高,能看出中國美術整體進步,年輕一代在關注時代問題,有一定的思想深度,運用的藝術語言也比較現代化、國際化。」評審之一、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張峰說。
評審張英超則表示,這次參賽作品的共通點就是「年輕」、「有活力」,這群青年藝術家思維是立體的,眼界是開闊的,對思想高度有追求。他指出,頒獎前一晚七位評審團成員才評選出結果,最後四件作品最讓他們糾結,分別是遼寧王永學的「顛倒樹」、廣州柯佳敏的「迷城」、天津徐娜的「上善若水」、台灣苗栗徐睿甫的「花蕊」,「其實差距很小,誰拿第一都沒有爭議。」
參賽者之一、來自台灣苗栗的徐睿甫是小學老師,這次以油彩「花蕊」參賽,觀察在自然狀態下腐敗的雛菊花蕊,以「顯微鏡」放大的效果勾勒呈現,他表示,能夠有這機會到廣州與藝術家交流,是很棒的體驗。
此次賽事入選的20件作品,自頒獎日起在大新美術館公開展示三個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