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首枚重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昨晚八時四十三分,在海南文昌航太發射場成功發射;此象徵中國運載火箭,正式進入模組化的廿五噸級運載力的強國俱樂部,為日後探月三期工程、太空站與火星探測工程,打下堅實基礎。昨晚發射時間原訂晚間十九時一分,後延至廿時四十三分點火發射,在發射後約卅分鐘,實踐十七號衛星與遠征二號的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正式宣布此次發射圓滿成功。
長征五號又被暱稱為「胖五」。原因是其「芯級」,亦即火箭中間主體部分的直徑達五公尺,比一般火箭主體直徑大了百分之五十;而此次發射任務主要也是檢驗「胖五」的設計正確性、飛行可靠性,以及發射場和火箭間的匹配性。
此次發射的長征五號,全長約五十七公尺,相當於廿層樓高,除五公尺直徑箭體結構外,助推火箭的直徑也達三點三五公尺,起飛總重量達八百六十七噸;單是搭載「胖五」移動的活動發射平台「專車」,足足有半個足球場大。
在推力部分,長征五號全箭起飛的推力超過一千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廿五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十四噸,比現役火箭運載能力提升二點五倍;其單部一百廿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每部所產出的高壓力,可將黃浦江水抽到五千公尺的青藏高原。
「胖五」的現身有時代背景。大陸於一九八八年開始論證大型運載火箭可行性,主因是前世代的長征運載火箭,存在運載能力低、芯級直徑小,型號偏多、型譜重疊,可靠性不高,發射準備周期長,與推進劑毒性大且價格昂貴等諸多問題。
此外,一九九○年代,美國、俄羅斯與歐洲相繼出現「重型運載火箭」,中國有必要向前追趕;遂於二○○一年進入大火箭研究階段,採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為設計重點,且有推力為一百廿噸級的YF一○○液氧煤油發動機、五十噸級YF七七氫氧發動機等模組化設計。
二○○六年,「長征五號」大火箭正式立項開始研製。事實上,從火箭直徑三點五公尺邁向五公尺、是一大跨越,按國際慣例,研製新型火箭的新技術不超過百分之卅,但長征五號的新技術達百分之九十二點五,核心新專利技術兩百多項,零件數量達十多萬個。
「長征五號」的意義在於,中國具備了廿五噸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以及十二噸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且可發射廿噸級長期有人照料的太空站、大型太空望遠鏡、返回式月球探測器、深空探測器、超重型應用衛星等重型太空設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