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大同集團連環爆 華映、綠能驚傳財務危機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12/14 第426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資訊科技頭條 大同集團連環爆 華映、綠能驚傳財務危機
大同最大敵人…都在內部
國際科技產業 英特爾推新技術 槓台積
高通 在美訴請禁售iPhone
資訊產業 沈振來請辭…華碩改雙CEO制 啟動轉型
華碩雙CEO 有兩大考驗
被動元件 恐淡到春節後
華碩提列62億元費用 Q4轉虧
華碩 為何不放棄手機?

今日財經頭條
大同集團連環爆 華映、綠能驚傳財務危機
記者張義宮、簡永祥/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大同集團旗下面板廠華映與太陽能矽晶圓廠綠能昨(13)日同時爆發財務危機。華映不堪面板市況轉弱與產業競爭,向法院聲請重整及緊急處分;綠能則向經濟部申請債權債務協商,爭取展延即將到期的22.7億元借款。

太陽能產業陷入寒冬以來,綠能是第一家向政府要求協助債權展延的業者。綠能表示,手中現金無法支應即將到期的短期債務,希望政府出面後可獲得緩解。華映現階段每股淨值僅1.44元,昨天聲請重整,凸顯面板市況轉弱,對原本體質弱的衝擊甚大,是近年第一家聲請重整的面板廠。華映昨天股價收1.3元,綠能收6.13元。

到11月底為止,目華映累計虧損達639.18億元,銀行負債金額127億元,累計總負債達845億元,負債比率63.6%,主要債權銀行為臺灣銀行、京城銀行。

華映財務長黃世昌指出,華映與百分之百控股子公司中華映管(百慕達)因債務無法清償,往來銀行有權宣告華映違約,到期借款需立即償還,加劇營運資金缺口,引發全體債權人加速催討債務,公司可能被迫停產,有暫停營運之虞。華映依公司法相關規定決議向法院聲請重整及緊急處分。

華映為保障員工薪資及確保公司必要營運費用支付,董事會簽訂信託契約,信託總金額各以新台幣6億元為上限。

華映指出,今年面板供過於求及美中貿易衝擊,造成面板價格崩跌,經營辛苦,至今尚欠大陸華映科技集團(華映持股26.37%)貨款約人民幣33億元,大陸華映科技及其第二大股東福建省電子訊息集團4日來函要求支付人民幣20億元,否則將採取法律行動。連帶使得中華映管百慕達在香港的5,300萬美元貸款無法展延,產生違約。

華映坦言,自11月起已陸續接獲多家供應商寄發存證信函請求付款,金額超過新台幣1億元。

華映目前以六代線、一條4.5代線為生產主力,其他4.5代線甚至只淪為實驗線的局面,雖然積極提高工控、車載顯示面板等利基產品比重。但法人認為,面板廠遭遇大陸擴廠競賽,大陸競相投入8代、10代新廠,面臨激烈競爭,面板價格在第4季又陷入下滑,早已確定華映重整命運。

綠能手中現金僅剩3億元,但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借款達22.7億元,長期借款18.53億元,因此向經濟部申請債權債務協商。綠能強調,要和銀行進行債權債務協商,才能評斷對公司財務和業務影響及金額,不過目前經濟部正面回應,可望獲銀行團支持,度過這次財務困境。

綠能稍早公布第3季因提列資產減損及存貨跌價損失,單季虧損20.33億元,每股淨損4.68元,前三季每股淨損7.77元。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面板大廠華映聲請重整,債權銀行之一的京城銀行昨(13)日指出,京城銀對華映放款餘額約21億元,均為十足擔保,因此並不擔心債權確保問題,該行肯定華映努力降低負債的作為,對於重整將視法院裁定結果因應,但對該行財務影響應屬有限。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對於華映昨日聲請重整,臺銀主管坦言「有些意外」,事先雖知道華映狀況不好,但沒想到會這麼快走上重整這條路,後續臺銀將按照既定程序處理,並在適當的時機召開債權銀行會議。

 
大同最大敵人…都在內部
記者 彭慧明/經濟日報
過去一年多來,大同一直深陷經營權風暴中,面對市場派虎視眈眈逼宮,大同最大的敵人卻都出在集團內部,包括長期以來經營不佳的華映,以及明知虧損還不斷投資的綠能事業,大同自己也很難對投資人證明營運績效不彰、轉投資又不佳,大同公司派長期對經營權戰爭都以收購委託書、喊「中資入侵」闖關,最終一天連爆兩彈,也難怪市場派想要取而代之。

昨(13)日大同集團旗下華映、綠能同時宣布面臨沈重的資金壓力,華映面臨重整,綠能也走上債權債務協商。但最令小股東與市場不解的是,明知太陽能、綠電事業不好,大同今年還宣布要透過旗下子公司去投資台南七股的太陽能電廠,甚至為此要處分手中握有的台北仁愛路土地。

這個「台南電廠」從今年初就被市場派抗議「假投資」,尤其太陽能產業鏈一家接一家宣布進入寒冬,連綠能都宣布大裁員,大同一直要做太陽能電廠的自信,實不知從何而來。

華映之於大同,又是一筆爛帳。2008年,大同董事長林郭文艷拔除了當時華映董事長林鎮弘的職位,拿下經營權,甚至隔年還與自家人打了一場委託書大戰。但接下來幾年,華映在產品研發腳步不如同業,淨值一路下滑,股票打入全額交割,連籌資都成了問題,今年下半年以來更是負面消息不斷,包括資遣人力、縮減外籍勞工工時等,昨天爆發債務問題,市場並不意外。

大同去年改選董事,經營權大戰打得辛苦,公司派最後險勝,但市場派早已準備端出公司法修正案新法條,準備召開股東臨時會,再次挑戰公司派。

昨天大同旗下兩家子公司一起出事,為這家百年老店經營權是否轉移,再添變數。

 
國際科技產業
英特爾推新技術 槓台積
編譯陳律安、記者鐘惠玲/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英特爾12日宣布,已開發出一種邏輯晶片3D堆疊封裝技術「Foveros」,希望能從台積電手上奪回領先地位,重振聲勢。

英特爾在該公司的架構日(Architecture Day)活動中,展示一系列以10奈米製程為基礎的系統,將用於個人電腦(PC)、資料中心及網路的發展。

這家晶片大廠也展示名為「Foveros」的全新3D封裝技術,英特爾能透過「Foveros」,首度把晶片堆疊從傳統的被動矽中介層與堆疊記憶體,擴展到高效能邏輯產品,如CPU、繪圖與AI處理器等。

英特爾首席架構師柯都里(Raja Koduri)接受路透訪問時表示,堆疊以往僅用於記憶體,但英特爾在耕耘近20年後,成為第一家採用異質堆疊邏輯處理運算工作的業者。英特爾規劃將從明年下半開始使用「Foveros」技術推出一系列產品。

英特爾多年來追隨摩爾定律,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兩年便會增加一倍,但英特爾7月時說,最新的10奈米技術直到明年的年底購物季之前都不會問世,因此敗給今年推出新一代技術的台積電,讓出生產最小晶片的龍頭寶座。

如今英特爾改採「小晶片」(chiplet)技術,讓記憶體及運算晶片能以不同組合堆疊。J.Gold合夥公司分析師高德說,「Foveros」技術將讓英特爾的前進速度,快過採用台積電技術的超微(AMD)。

英特爾也分享其聚焦於六個工程領域的技術策略,相關投資與創新預計將推動技術與用戶體驗提升,包括先進製程和封裝、新架構以加速AI與繪圖等專業任務、超快速記憶體科技、高頻寬網路晶片互聯、嵌入式安全功能,以及統一及簡化編程、開發者可針對全系列英特爾運算發展藍圖使用的通用軟體。

英特爾推出全新Gen11整合式繪圖晶片,從2019年開始,其新的整合式繪圖晶片將採用以10奈米為基礎的處理器。與Gen9繪圖晶片相比,新的整合式繪圖晶片架構預期在單一時脈運算效能方面提升一倍。

 
高通 在美訴請禁售iPhone
編譯劉忠勇、記者林宸誼/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高通(Qualcomm)正敦促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禁止採用英特爾晶片的蘋果iPhone進入美國,ITC在12日允諾深入評估,預定明年2月做出終判。

高通在大陸已獲得初步勝利,禁止蘋果銷售舊款iPhone,不過根據大陸第一財經日報報導,實地走訪蘋果在上海的上海浦東店和南京東路店,兩家店照常出售iPhone7和iPhone8系列產品,導購員表示尚未收到禁售通知,對於高通和蘋果專利案的最新進展瞭解不多。

高通於2017年7月在ITC指控內含英特爾晶片的蘋果iPhone侵害其專利,今年9月時,現已退休的行政法官潘德判決蘋果侵害高通的三項專利之一,但建議ITC不要實施進口禁令,因此舉可能傷害美國在5G發展的競爭優勢。

彭博報導,ITC昨(13)日表示,將會斟酌法官對於 iPhone進口禁令可能損害美國在5G領域的競爭優勢的說法。

 
資訊產業
沈振來請辭…華碩改雙CEO制 啟動轉型
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內知名電腦品牌華碩高層人事大洗牌。華碩昨天召開董事會,通過執行長沈振來請辭案,並仿效台積電、研華等企業設立共同執行長制,以啟動團隊傳承與轉型,由現任個人電腦事業處總經理許先越、全球客服總部總經理胡書賓共同擔任執行長,明年一月一日生效。

華碩今年歷經風風雨雨,近期市場上不斷傳出人事異動的消息,隨著昨天宣布的共同執行長案敲定,可說是華碩分家以來最大的組織變革。此舉除了顯示華碩對外宣示轉型決心,外界也期待藉此可望穩住軍心,明年起全力朝轉型之路前進,替成立卅周年立下里程碑。

華碩昨天在關渡總部舉辦記者會,董事長施崇棠、執行長沈振來,以及即將接任執行長的許先越及胡書賓、財務長吳長榮均參加,說明未來展望,包含手機業務計畫、AIoT(人工智慧暨物聯網)策略規畫、雙執行長的職責分工等。

華碩今年獲利表現將創分家以來低點,獲利表現不如預期,也因此施崇棠昨天一開始致詞,就先帶領經營團隊鞠躬道歉。

施崇棠表示,為了替華碩建立領導團隊與傳承,沈振來決定交棒於兩位新任執行長,積極培育更多年輕優秀的經理人。

沈振來於二○○八年華碩與和碩完成品牌、代工分家後,即擔任執行長一職,至今已有十年的時間。沈振來昨天表示,為加速公司傳承與轉型,也實踐長久以來對職涯規畫的方向,將辭職並往創業方向發展,未來將協助華碩投入AIoT領域,也將投資「創捷前瞻公司」及出任該公司董事長;華碩預計投資三成。

華碩雖然有小金雞、工業電腦廠研揚科技,但華碩仍難忘情工業電腦市場,昨天宣布將衝刺AIoT領域,並成立經營策略小組快速切入。

施崇棠說,將發揮過去於資通信領域累積的技術及產品運營能力,投入商用及B2B領域,配合工業電腦產業的進化趨勢,領先建立人工智慧及行動裝置產品,應用於工業客戶及商用市場。

此外,華碩更預計投入一百億元,採策略投資及購併方式快速發展事業及建立團隊,目標於三年內成為新AIoT產業領導廠商。此舉意味著華碩將與台灣兩大工業電腦大廠研華、樺漢分食AIoT市場大餅。

華碩董事會也通過手機策略轉型計畫,將專注電競用戶(Gamer)及專家用戶(Power User)。由於手機整體市場及策略的價值轉移,為改善營運體質,華碩將於今年第四季提列一次性費用約六十二億元,包含提列存貨損失、權利金資產攤銷及組織調整費用。

 
華碩雙CEO 有兩大考驗
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華碩這次設立雙執行長制,由同為董事及全球副總裁的許先越及胡書賓出任,這兩位工程師出身的「五年級生CEO」上任後,將面臨如何調整手機業務再出發、挽救公司營收與獲利頹靡態勢等兩大難題。

對於未來展望,胡書賓直言,希望盡快將公司推回成長軌道,期待2019年下半年會有具體展現成果。許先越也表示,雙方接下執行長的首要三個工作方向,第一是盡快讓公司業務恢復正常發展,第二積極培養新一代的接班團隊,第三,則是建立創意擇優的企業文化。

外界也正觀察這兩位新任華碩執行長,能否讓這個台灣第一大品牌、品牌價值16.19億美元的大船回到營運成長的航道,展現破釜沈舟的改革決心。

許先越是華碩主導電腦事業群的最高主管,去年傳出一度倦勤擬請辭,後來被留任繼續為華碩打拚。胡書賓則為全球客服中心最高主管。胡書賓透露,與許先越均同具工程師的背景與事業處的歷練,從早期主機板、Eee PC到現在的筆電,都有多年的合作默契。

對於未來職掌分工,許先越將掌舵產品研發、技術策略等;胡書賓則將負責產品規劃、策略運營,管理品質等部分。

胡書賓表示,雙方十年前就一起工作,從來沒有因為衝突來找執行長沈振來。他開玩笑地說:「 我們(胡和許)同樣具有工程師背景、有共同的語言」,更前後就讀政大EMBA,在管理語言也很接近。

雖然過去共事時,雙方在技術與產品策略方面一開始有些不同意見,但是「彼此不怕當壞人,並且最後找出共識」,對這次兩位一起擔任執行長非常有信心。

 
被動元件 恐淡到春節後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現階段被動元件產業受傳統淡季與美中貿易戰等兩大不利因素壟罩,相關廠商營運展望大多難以樂觀,有業者估計,供應鏈的調整可能持續到明年農曆年後。

雖然短期市場需求疲弱,前景不明,被動元件業者預期,客戶端庫存消化一段時間後就會再拉貨,且中長期的產業結構大致仍未改變,車用產品供需依然短缺。

國內指標廠近期基本面也反映市場低潮,國巨業績連續三個月下滑,11月更下探近七個月低點,月減14.8%,不過減幅已較10月收斂。法人評估,12月業績恐怕還是會衰退,但衰退幅度會比11月少。

國巨前11月合併營收726.3億,年增逾1.5倍,今年業績將創新高。法人認為在客戶端調整過後,國巨明年1月的業績有機會回溫。

華新科11月業績月減逾一成;前11月合併營收為447.94億元,年增1.27倍。針對11月業績下滑,該公司表示,主要是因美中貿易戰與通路去庫存影響,導致中國區需求轉弱。

禾伸堂11月業績比10月小減5%;前11月合併營收約為154.85億元,年增28.8%。禾伸堂表示,受到美中貿易關稅因素的影響,大中華區客戶拉貨動能趨於保守,該公司將積極調整產品組合,為客戶提供高價值的服務,並降低外部環境的影響。

 
華碩提列62億元費用 Q4轉虧
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華碩手機業務未見起色,昨(13)日宣布為改善營運體質,本季將提列一次性費用約62億元,估計衝擊每股純益在8元以內,本季將轉虧,不僅是2010年與和碩品牌代工分家以來首度單季虧損,全年每股純益恐低於6元,也是分家來最差。

華碩昨天並宣布,仿效先前的台積電與研華等企業,設立共同執行長制,以啟動團隊傳承與轉型,由現任同為董事暨全球副總裁的許先越及胡書賓接任共同執行長,明年1月1日起生效。

華碩原執行長沈振來辭執行長職務後,將轉往創業方向發展,未來將協助華碩投入人工智慧暨物聯網(AIoT)領域,並將投資「創捷前瞻公司」及出任該公司董事長,華碩預計投資30%。

華碩更預計投入100億元,採策略投資及併購方式快速發展事業及建立團隊,目標三年內成為新AIoT產業領導廠商。華碩此舉意味著將與台灣兩大工業電腦大廠研華、樺漢分食AIoT市場大餅。

華碩昨天於關渡總部舉辦記者會,董事長施崇棠、沈振來,以及即將接任共同執行長的許先越及胡書賓、財務長吳長榮均出席,說明手機業務計畫、AIoT策略規畫、雙執行長的職責分工等。

華碩今年獲利表現將創分家以來低點,獲利表現不如預期,施崇棠率領經營團隊鞠躬致歉。施崇棠表示,為了替華碩建立領導團隊與傳承,沈振來決定交棒兩位新執行長,積極培育更多年經優秀的經理人。

在中國大陸品牌夾殺下,華碩手機業務遲遲未能獲利,華碩因此於本季提列一次性的費用約62億元。吳長榮表示,相關費用包含提列損失、權利金資產攤銷及組織調整費用,估計單季稅後純益影響約8元以內,估算本季將轉虧,但全年華碩仍為獲利。

吳長榮說明,華碩原先就面臨子公司網通廠亞旭的虧損一年約近20億元,此外,第1季也面臨歐盟方面「限制轉售價格調查案」的權利金費用約20億元,再加上手機業務重整,加總起來今年將面臨超過100億元虧損壓力。

華碩今年前三季每股純益9.5元,法人原預期今年每股純益可達13.66元,扣除此次費用後,全年每股純益恐縮水至6元以內。

 
華碩 為何不放棄手機?
記者 何佩儒、謝艾莉/經濟日報
華碩因手機業務未見起色,昨天宣布手機策略轉向。台灣兩大手機品牌廠──華碩、宏達電面對手機部門虧損,仍堅持在手機市場奮戰;放眼國際品牌包括索尼、LG等,手機部門也不賺錢,卻持續推新機。這些虧錢的手機廠「打死不退」的主因,在於未來的AIoT時代,智慧手機不可或缺,少了智慧手機,未來的商機將被「整碗捧走」。

根據 Counterpoint 統計,第2季全球六大手機廠合計拿下99%利潤,剩下的廠家不是在損益兩平邊緣,就是虧損。而這幾家大廠的手機年出貨量,都接近1億支或以上,相較於過去宏達電年出貨3,000萬支以上即可獲利,現在獲利的經濟規模門檻已大幅拉高。

手機市場去年首度負成長,今年估也在持平邊緣,預料要到5G手機出現後,市場在換機潮帶動才會重回成長之路。這些目前處於虧損的手機廠,著眼的是未來AIoT時代的商機,在萬物聯網以及人工智慧(AI)的協助下,消費者在家中與機器的溝通,也許可透過智慧音箱,但24小時隨身攜帶的電子裝置,只有智慧手機。

不管是索尼、LG,或是宏達電、華碩,都有手機以外的產品,並陸續延伸到各IoT項目,手機正是掌控、管理、連結這些裝置與服務的中心,一旦放棄了,未來新產品等於都被其他手機品牌掐住喉頭。

 
空氣中細懸浮微粒超標時 戴哪種口罩較好?
國內外至2016年止,尚無專門用於防範PM2.5(細懸浮微粒)口罩的國家標準。由於N95效果佳但經常配戴呼吸不順暢,可用歐規的FFP1口罩,過濾效果稍低但呼吸起來較舒服。

米其林風潮延燒 星級餐廳搶開幕
自《台北米其林指南》正式發布後,帶動台北西式餐飲蓬勃發展,近來有不少以法式或是義法料理手法為主的新餐廳,陸續在11月中下旬開幕,其中不乏頂著星光芒餐廳。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