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琴廣州工作坊 | 學員筆記一:當我們讀繪本,孩子感受到了什麼? 我是一名3歲和1歲男孩的媽媽,和兩孩子讀了近3年的繪本,沒覺得自己繪聲繪色講繪本的能力見長,反倒在給1歲多小兒子讀繪本故事時,屢屢受挫。 2016年10月23日,在小魯文化和悅讀悅享聯合舉辦的「林美琴工作坊」上,繪本共讀的多元技巧,讀寫遊戲的實操,刷新了我原本對「讀繪本」的觀念。 為什麼有的孩子喜歡看繪本,不喜歡看文字? 為什麼有的小寶寶一看到繪本,他就爬走了? 為什麼有的孩子看了也喜歡繪本,看了很多書,作文又寫不好? 林美琴老師開場將這些疑問拋出,我就被觸動了,我知道,這次課程是我的福音,必須好好學。我家哥哥一看到字多的繪本,就要快速翻過,有時會叫我換一本。給弟弟講故事,他搖頭說不,有時候會爬走。 適齡繪本的選擇 林美琴老師說:出現上述三種問題,不是單純的讀繪本技巧的問題。創作者為各個年齡層的讀者服務,我們家長能做的,就是: 找對與孩子認知搭配的繪本,因為繪本本身就足夠吸引他們;並且,不同的繪本採用不同的共讀方式;通過讀繪本,領略繪本中的閱讀之美,讓寫作成為自在表達的需求。讓寫作成為自在表達的需求,如此境界,根本不是用興趣來判斷寫作,更別說咬破筆頭湊字數的情況了。讀是為了寫,寫能更好表達自己。 先說繪本分為四種:有圖無字(無字書)、圖多字少,圖文並茂、圖少字多(橋梁書),讀繪本的看的是圖像,練的是看、聽、說、寫的能力,需要循序漸進、量身打造,聯結視覺感知與生活經驗,通過感官的開啟,從一本書中遇見世界。 我自己存在的誤區 我曾以為,自己在繪本館當過故事媽媽,對繪本有淺淺的「洞見」,聽完林美琴老師的分享,我深深思考,發現了自己的四個觀念誤區: 誤區一:繪本選大獎之作就行了? 選繪本要面向孩子的年齡,準確的說是面向孩子的認知。創作者為各個年齡層讀者服務,繪本的確是0∼99歲的人都適用,但在當下,此時此刻,這個孩子就是適合這樣的繪本。 0∼3歲的孩子,可以選玩書:洗澡書,布書等。此時,書上的文字,對於孩子來說,都是符號,還處在讀圖時代。而對於3∼5歲的孩子來說,有更多的元素,有更多生活經驗的感官聯結,內容形式可以更豐富。5∼6歲的孩子,處於幼小銜接的階段,讀繪本,是一個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過程。在0∼6歲的黃金時期,像食物一樣,給合適當的營養,一點點逐步滋養,滿滿的愛和溫暖。 孩子根據生活感知理解圖畫中的情境,對於超出認知範圍的畫面,難以孩子的內心。我的孩子不到2歲時,我感覺他不喜歡《愛心樹》、《活的一百萬次的貓》等繪本,現在他3歲多,字多圖少的書,比如《昆蟲記》,他也不喜歡。這完全是我在選擇上的錯誤,因為他無法理解繪本裡的圖畫。 誤區二:繪本照讀就行了? 不同繪本有不同的共讀技巧,需要根據圖像來確定共讀技巧。 以《綠池白鵝》(小魯文化出版)為例,光聽老師讀幾句,再帶我們從線條、構圖、造型方面賞析,真是醉了。 當第一隻白鵝出現時,畫面是圓的,湖面是寧靜的。畫面以白鵝為中心,白鵝,給我們的感覺是高貴的女神般的美麗。當白鵝在巡行時,路線的構圖就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巡行」這個比較生僻詞的感覺。在描述時,三個靜靜的,再一次將高貴的寧靜昇華,入心的美!等到另一隻白鵝出現,畫面並不是以白鵝為中心,孩子們拍手出來了,有一頁幾張圖,孩子們和白鵝各種方式的親近,和前一隻白鵝的畫面完全不同。 當兩隻白鵝對視時,兩隻白鵝都在畫面的兩邊,沒有爭寵,帶著謙卑。當兩隻白鵝相遇時,水面的漣漪變成一個完整的圓,那種和諧的美,畫面已經說明了一切。此時此景,感覺完全帶入情境。 說是讀繪本,不如說是感受繪本,我在現場,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那種美。寧靜的、高貴的美!歡樂的、躍動的美!而這本繪本,林美琴老師說,她在談品格,談到欣賞每個人的特質,每個人內在擁有寬廣的宇宙。不是所有的繪本都是照讀,繪本共讀的方式有朗讀、敘述、討論。 誤區三:繪本一定要好玩嗎? 玩趣繪本是為了發現繪本好玩的一面,用繪本去開發孩子的多元智慧。僅僅是好玩是不夠的,不好玩的繪本,就像個靜靜的美女子,不管你玩不玩我,我就在這裡,我們就這樣靜靜的欣賞,她的美,入心的。不好玩的繪本,本身也是吸引孩子的。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只要選對適合孩子認知的繪本,僅僅繪本的圖畫,便能給孩子滋養,感受繪本的閱讀之美。 誤區四:繪本延伸就是唱唱跳跳手工繪畫之類? 繪本的世界真的很寬廣,說個不恰當的比喻,想要什麼,讓自己努力成為什麼,繪本的讀寫遊戲,是讓自己去創作繪本! 當天下午,用了一個半小時在做「手工」,過程和資料,完全可以參照林美琴老師的書籍《繪本的讀寫遊戲》(小魯文化出版)。從一頁書到四頁書到五格書到折疊書,都是根據自己想像創作的故事。 看似手工,其實是讀寫遊戲。林美琴說:讀的能力來源於閱讀各類繪本,與自己的生活經驗融會貫通。在領略了圖畫之美後,就希望把想像的畫面變成文字,文字是為想法而服務的,有了遣詞造句的能力,寫作是順應內心需求的一種能力! 寫作文,是做文字的配樂師,從看見到真正的「洞見」,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從知道繪本說什麼到知道怎麼說,把外在向內在的通道,「叮咚」一聲打通後,各種感官打開、讓感受進來,才會真的感同身受,有感而發,想寫作的心也停不下來。 我認為正確的做法 認識到自己的誤區後,我總結了自己認為正確的做法: (一)找圖感: 繪本不是選大獎之作,也不是好玩就夠了,真正的引入賞析一詞,從顏色、線條、構圖、造型等,感受繪本的節奏、品味作者的創作情感。 林美琴老師以繪本《雨傘》(小魯文化出版)為例,這是一本無字書,從圖像賞析來做文字搭配,成為配樂師。 畫面中的女孩夾了一把大黑傘,自己撐著一把紅雨傘,此時此景,女孩心情,故事的發展不言而喻。一頁頁往下翻,情境帶來意境,顏色、線條、構圖、造型都是推論故事發展的線索。雨,沒有用文字來描述,是故事的最好的背景音樂,共同訴說女孩給爸爸送傘的溫暖、甜蜜。 (二)找語感: 繪本不總是照讀,現場活學活用了繪本共讀的三種技巧:朗讀、敘述、討論。對的共讀方式説明我找到正確的語感。 1、朗讀 《綠池白鵝》這樣優美的散文詩類的繪本,用的是朗讀技巧。朗讀的故事一般是圖文並茂,文字有節奏、有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 朗讀繪本,非常注重句群、字群分割,學會斷句(根據標點符號的使用,決定每句話之間停留的時間長短),重音、停頓等。朗讀不是為了生動而生動,是情緒帶來的感覺生動,孩子聽的是讀故事的人背後的情緒。親子共讀的家長愛孩子,讀繪本,聲音是對圖畫和文字的展現,朗讀的技巧,確實需要訓練。工作坊上,林美琴老師就帶著我們從音色、音量、音調、音效四個方面練習。 所以,我之前認為動作聲音表情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愛就夠了,完全都是浮雲。當我們讀繪本,孩子感受到了什麼?這點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2、敘述 敘述可以運用故事道具,整合圖文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去說個生動的故事。了解了故事的發展,就可以畫出故事線——起、承、轉、合。林美琴老師說,每本書都是一座故事山。 以《咕嚕咕嚕蹦》(小魯文化出版)這樣極少字而畫面豐富的繪本為例,用的是敘述技巧。敘述是添油加醋,需要考慮場景、角色和情景,使用敘述的可以加對白、旁白、從字到句群,引入修辭。我們分組練習,十幾名學員共同講一本繪本,想像力根本沒有邊際。 有了修辭,敘述會變得更加生動和精彩,比如:加形容詞,加對話,加設問句,用排比句、感歎句、用比喻來做意念傳遞。關於比喻,老師引入一個例子《我想要愛》,大熊說:我……就像心裡破了一個大洞一樣,多麼讓人難受。用敘述的方式,不受制于書本的字限制,時間安排也可以靈活調度,也可以在預定的時間說故事,根據起承轉合來分配合理時間。有條理的敘述,讓故事更為流暢,敘述也更聚焦於場景、角色、情節,敘述做的好,寫作文很難離題,在不知不覺中,語感對了,一不小心,豐富、精彩的語彙就積累而成。 3、討論 討論是鍛煉思考的習慣和能力的一種途徑,在共讀過程中可以和孩子互動。 以《希望牧場》(小魯文化出版)這本繪本為例。可以借鑒這樣的討論方式: 開頭設問: 嘿,你知道什麼是養牛人嗎? 設身處地: 如果你是養牛人,你會怎麼做? 引入發散思考: 為什麼就因為我是養牛人?責任?情感?生命?還有呢?還有呢? 你覺得養牛人是個什麼樣的人? 價值判斷: 你還認為這個養牛人還要堅持嗎? 很多人支持他做這件事,你認為意義是什麼? 連養牛人都懷疑,你覺得這有意義嗎? 透過這個,你看到了什麼? 全域性思考: 養牛人前後的思考有哪些變化? 為什麼叫希望牧場? 在上林美琴老師工作坊之前,我由始至終的認為,讀繪本,就不應該問孩子問題。直到林美琴老師現場演示了一遍用討論的方法讀繪本,我的觀念改變了。這種改變不是因為大師專家就是對的,而是我感受到了,繪本用討論的方式讀,能更好的傳遞作者的情感,也幫助孩子更好的去理解繪本,培養思考的習慣與能力。 (三)積累語彙: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讀繪本,要有足夠多的量,讀一千本繪本,不等於把《我爸爸》讀了一千遍就夠了。有了圖感、找到語感,在不斷讀的過程中,孩子的語彙就逐步積累出來,遣詞造句的能力,真不是什麼速成班可得,必須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要想妙筆生花,必須先積累,積累,就是越多越好,首先,必須合適。 (四)走向寫作: 繪本延伸和玩趣繪本的概念引入後,給繪本加上了許多「功效」,稱為讀寫遊戲,讀是為寫,多麼精闢又直接。 如果說讀繪本積累了足夠多的語彙,那麼寫繪本是一個創作的過程,是把想像力變為現實的結果。從小就能夠參與到繪本創作的孩子,長大了,不愁咬破筆頭寫不出好文章。這本書,稱之為工具書,林美琴老師說她可以做幾百種讀寫遊戲中的書,每一次帶孩子做書,都會是一個興奮感增長點,因為孩子對未知充滿好奇,在創作的過程中,創意和靈感宣洩得一發不可收拾,這種快樂,從心底直到腦門,喜悅自在手口眼鼻,視聽嗅味觸會告訴自己答案。 真心感謝林美琴老師帶來這堂真實生動有質感的工作坊,有案例有實操,學了,就可以用,對於我這樣還沒有看過林美琴老師作品的人來說,也毫無障礙,並且更有興趣去深入學習。 講師簡介——林美琴 【學歷】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 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東亞語言與文化研究所碩士。 【現職】 寫作,閱讀與作文教學研究及專文專書論述 國內外閱讀/寫作/說故事/親子共讀/讀書會等讀寫相關課程專業培訓講師 新加坡教師研習中心特約講師 【簡歷】 臺灣文學館助理研究員 臺灣教育部「小一閱讀起步走」/臺南市「0歲閱讀趴趴go」編審委員 臺灣小學國語課本(翰林版)教師手冊撰寫委員 各縣市文學獎/兒少好書/閱讀教案評選委員 聯合報「好讀」週報專欄作家 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府城文學獎、臺灣新聞局優良作品獎、民生報少年書城好書大家讀、臺灣大學優良課程獎。 【譯作】《圖書館老鼠》(小魯文化) 【重要著作】 《繪本有什麼了不起?》(小魯文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青少年讀書會DIY》(小魯文化/大陸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教出國中生的閱讀力──「十二年國教增訂版」》 《兒童閱讀新識力》 《上作文課了!》 《繪本的讀寫遊戲》 《手製繪本快樂玩》 《一個人的寫作教室》(以上皆由小魯文化出版) 「閱讀,越聰明」(1-6)(編著,翰林出版) 「讀冊做夥行——讀書會完全手冊」(洪建全基金會)等十餘種。 作者簡介: 在家育兒的小麗麗,愛學習,愛幹活,愛孩子,愛教育,熱心公益活動,致力閱讀推廣。 個人微信公眾號:在家育兒(zaijiayuer)。 TOP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