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烹調健康食譜
正確烹調是健康飲食的不二法門
不論你是烹調老將,還是廚房新手,以下列出的烹調術語,都會對你有所幫助,希望讀者能根據下面的描述,選擇正確的烹調方法。
★烹調術語知多少?
一般來說,烹調食物的方法可分為兩類:「乾式加熱法」和「溼式加熱法」。
● 乾式加熱法
乾式加熱法主要是利用熱空氣,或較多的油脂來烹調食物。作法有以下幾種:
◆ 乾烤:在烤箱內烘烤食物。
◆ 焙烤:在火源上方或下方直接加熱,例如在烤箱中的烤肉架上燒烤食物。
◆ 鐵扒:在厚底的煎鍋或烤盤內,用高溫迅速加熱魚、肉等食物,可放少許油或不放油。在加熱食物的過程中,隨著食物的變熟,可能會有油脂流出。
◆ 燒烤:在瓦斯、木炭或電烤架上直接烤熟食物。
◆ 煸炒:在炒鍋中用少量熱油直接加熱,加入切成細絲或剁碎的食物,在烹調過程中,需要不斷翻動。
◆ 油煎:用少量油以大火熱鍋,加入食物,待一面塌至一定程度後,用鍋鏟將食物翻轉,再熱另外一面,然後離火,稍待一下,再度上火,加熱片刻即成。煎成的食物必須保持嫩度。
◆ 油炒:所用的油比「煎」稍多,炒時用大火,時間要短,用鏟子翻炒食物,或將鍋顛起,使食物翻轉。炒數下,即可食用。
◆ 油炸:一般採用溫油、熱油或烈油數種溫度(不建議使用)。
注意事項:食物不蘸醬油或鹽以外的佐料,直接將其炸透,稱為「清炸」;裹上麵糊再炸,稱為「軟炸」;加入馬鈴薯粉或玉米粉而將其炸焦,稱為「乾炸」。
◆ 鍋貼:將食物蘸上雞蛋麵糊,入油鍋炸好,取出,切好即成(不建議使用)。
◆ 香酥:雞鴨加上佐料後,在火上煨熟或蒸熟,倒掉湯汁,用蛋白與太白粉混合液抹在雞或鴨皮上,放入油鍋中炸酥即成(不建議使用)。
● 溼式加熱法
溼式加熱法是利用熱液體或非常溼的熱氣(蒸氣)來加熱、烹調食物。這些方法只用少量油或根本不用油,適合一些病患採用的烹調方式。作法有以下幾種:
◆ 煮:在加熱到100℃以上的液體中烹調食物。
◆ 焯:在滾沸的液體中,把食物預先處理,煮到半熟,即汆燙。
◆ 燜:食物先過油炸,放在鍋裡,加上佐料和水(水量勿蓋過食物),煮滾後,在小火上燒爛,所剩湯汁應少而濃。
◆ 燉:將食物在水中煮滾(水量要將食物蓋過),撈除血沫,加佐料,在小火上燉爛,湯汁應較多。
◆ 煨:讓液體剛好蓋過食物,然後蓋緊鍋蓋,用小火久燉。
◆ 蒸:食物加上佐料後,放在蒸籠裡,蓋上蓋子,利用水蒸氣將食物蒸熟。蒸魚和雞蛋的時間勿太長,否則會失去鮮味。蒸雞或豬肉時則需大火久蒸,直至爛熟為止。
◆ 汆:是煮湯的方法之一,多應用於肉類。先用少量冷水浸泡食物;再熱好湯,加入食物,煮滾後,用湯匙撈出食物,撇去湯沫,加入泡食物的水,添加佐料(湯色不要太深,宜呈竹葉青黃色);煮滾後,將湯倒在食物上即成。成品質嫩(注意肉湯中的多餘油脂)。
◆ 燒:在少量油中,將生食加上佐料炒一遍,待顏色加深後,加水(水量勿蓋過食物),先煮滾,然後在小火上燒爛,所得湯汁不多。也可不炒,僅於生食中加佐料和水,煮滾後在小火上燒爛。
◆ 燴:食物在少量油中過油後(某些燴的食物不必過油,但要在滾水中汆燙),加水或高湯與佐料,以大火略煮,最後加入少量太白粉水勾芡即成,所得湯汁與食物量相仿。燴菜可分成紅與白兩種:紅的使用醬油;白的僅用鹽。
◆ 熬:用少量油炒蔥薑和食物,加入佐料和水少許,煮滾約1分鐘,再加水或高湯,用大火煮爛即成。
◆ 醬:整塊食材先用水煮滾,加醬油等佐料(湯汁勿蓋過食材),煮滾後,在小火中煨爛。待食物有7成口味及顏色時,取出,另將湯汁在大火上熬稠,淋在食物上。
◆ 溜:分為兩種:一是白汁,不加醬油,適用於溜雞、魚或蝦等食物;另一種加少量醬油上色,適用於溜豬或牛肉,不論是哪種汁液,都須使用少許太白粉,並應事先在碗內調好,烹調時,以大火先將塗抹過太白粉與部分佐料的食物在熱油鍋中過油,炸好後,瀝油,備用(採用此法,應注意其中多餘的太白粉和油脂所含熱量)。
◆ 涮:由食用者將備好的材料加入滾湯中,來回晃動至熟的烹調方法。所用炊具以火鍋為主,鍋中已備好湯水。
~以上資料摘自《吃對三餐吃出健康》于康◎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
→★看更多點這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