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會考作文題目〈在這樣的傳統習俗裡,我看見……〉,讓老師、學生開始觀望出題的走向會往那裡走。以往,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總會回頭去找尋考古題,無論文、數、理,總習慣做過一輪又一輪的練習題,試圖使我們熟能生巧。但在出題面向、呈現方式推陳出新的時代裡,學生總不可能無止盡地去練習沒有範圍的「寫作題」。 107年初眾人也在翹首觀望,新式高中學測的寫作題型到底會如何結合新課綱命題。在新課綱「素養導向」的命題範圍中,有三大重點:情境化、整合運用能力、跨領域和跨學科。由此來反觀「在這樣的傳統習俗裡,我看見……」,也是符合這樣的命題趨勢。從大方向而言,可以藉助大考中心主任劉孟奇的提醒: 1.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2.大量閱讀各種不同類型文本 3.廣泛接觸多元議題情境 接下來,就是教與學如何進行的問題。 「大量閱讀」常淪為作文進步的一個口號,原因在於我們認為閱讀是個人行為,在曉以利害之後,學生理當為了成績而主動。但在大量參考書與練習題的學習環境中,學生還有多少時間、餘裕去閱讀?再者,就是學生該閱讀什麼?(這又是另一個口號:廣泛閱讀) 當3C時代來臨,師者、家長不單停留在如何讓學生「拿起書本」,因為閱讀的載體不只有書本。充滿資訊刺激的時代,教學者的角色已逐漸轉型,成為讓學生養成自學習慣的「引導者」,引導學生透過不同的媒介閱讀資訊。例如:YouTube、電子報、FB訂閱、App。經由不同的閱讀習性,打破傳統的師╱生、教╱學關係,讓知識本身的討論性可以在課堂中展現。 相信許多教師已經嘗試這樣活潑的教學法,但回到寫作教學的討論上。根據學校學期作文篇數的規定,不包括大考測驗,教師平均讓學生三到四個禮拜為文一篇。寫作的教學責任落在國文老師身上,但因為國文課程編排密集,寫作教學現場通常是寂靜的:發題目、寫作、評點。 以筆者長期寫作教學的經驗建議,學生要因應「素養導向」的命題,先別急著要學生完整為文。理由是,完整為文需要具備各項基礎能力,例如PISA提到的擷取訊息、統整解釋、省思評鑑三階段,還有文采、結構等。在長期寫作教學環境薄弱的狀況底下,學生對寫作的反彈可想而知。 我建議,讓學生從「口語表述思考」開始。教師從不同的載體中擷取一個事件,試圖引導學生「問題意識」的產生。在問與答的過程中,自我覺察思考不足(不夠深刻)之處,由此刺激學生下一次問題思考的深度。當問題意識訓練夠成熟,我們可以引導學生以PISA的方式出題,交換答題。學生經由寫下問題與選項的過程中,思考敘述的邏輯性、完整度與廣度。 完整為文的能力,需要長期的培養,方能積蹞步於千里,也非一篇文章能說得通透。我看重寫作教學背後獨立思考的養成,國中階段正是非常重要的階段,尤其是國中初階。 (本文由聯合報寫作教室提供)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