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東西怎麼改,才能增加魅力? 好了,回到實際層面上,當我們要設計一個品牌時,應該怎麼想、怎麼做呢? 我用我從二○○七年起,幫中川政七商店所做的事來說明好了。 中川政七商店這個企業體底下,分成了銷售生活雜貨與工藝品的「中川政七商店」、主打日本布料的「遊 中川」,還有其他幾個以日本工藝為主的專門品牌,在全日本各大百貨公司都有展店,譬如東京都內就有東京中城、東京站前的KITTE等等,所以你們當中可能也有些人知道這家公司。 其實,中川政七商店的總公司,位於奈良。 而且它還是一家一七一六年創立的老舖,數百年來專營工藝品,歷史非常悠久。可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工藝品賣得好嗎?其實不是太好。 譬如,手藝高超的職人親手打造的漆碗,一個要價好幾萬日幣,好是好呀,但如果只是要吃飯,用塑膠碗也行呀,而且現在連百圓商店都有賣碗了,除非有什麼特殊的因素,否則我想一般人不會去買一個好幾萬圓的碗來用。 或許這個例子有點極端,可是各種工藝品的確都因為類似的理由而受到了冷落。日本傳統工藝的艱困情況,遠比各位想像的還來得嚴重。 在開始找我合作之前,中川政七商店同樣也為了這種逆境傷神。 所以那時它們好像也曾考慮過要放棄死守工藝品領域,投入日式雜貨市場。 二○○一年,主打麻料小物的品牌「遊 中川」在東京惠比壽開了一家概念店試水溫,接著二○○三年,又成立了創作品牌「粹更kisara」。 新嘗試獲得矚目、也得到許多媒體的報導,很順利的提高了營業額,不過當時零售的品牌只有這兩個,還沒把「中川政七商店」這個名字,拿來當成品牌的名稱。 就是這段時間,我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那是二○○七年時的事了。寄件人是中川政七商店的中川淳先生,現任中川政七商店的第十三代社長,不過當時他擔任的是常務理事的職位。 「很抱歉,冒昧打擾。」信裡這麼說。真的,那封信真的是什麼預兆都沒有就寄來了。我們見面後,才知道他希望我幫即將邁入二十五週年慶的品牌「遊 中川」設計購物袋。 可是,我就想啦,只是換了個購物袋,就能把客人拉上門嗎?比如,你們會因為巢鴨商店街裡某家專賣高齡者服飾的店,改款後的購物袋很合你們口味,就跑去那家店買衣服嗎?不會吧?所以我想了又想,覺得既然要做,就要做出能真的吸引顧客上門的提案。 好吧,那應該改變些什麼、怎麼改,才能讓商店更迷人呢? 為了要找出這個答案,我就從調查中川政七這家商店開始著手。 (完整內容請見 《從「賣」到「大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