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自己思考過後找到的答案,往往跟自己有關。─褚士瑩最新作品《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實踐篇》 自己思考過後找到的答案,往往跟自己有關。 這個屬於自己的答案,當然比別人給的更特別,更好。__褚士瑩 褚士瑩師事法國哲學老師奧斯卡•柏尼菲,從這一位「非典型」老師身上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思考練習與震撼教育。 世界上這麼多東西可以學,為什麼一定要學哲學?而且值得學的老師那麼多,為什麼偏偏是奧斯卡? 褚士瑩形容奧斯卡是「搶走禮物的聖誕老人」,甚至因為幫忙安排諮商行程,竟然收到律師函,成為被告上法庭…… 但是褚士瑩卻在學習哲學思考的過程中,變成一個被「挑戰」問題時超開心,被「質疑」問題時興奮無比的人。 問,為什麼人生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問,為什麼學思考,就等於學做人? 問,為什麼被挑戰、被質疑,反而會高興? 問,為什麼謹慎小心不好? 問,為什麼有錢人不會成為物質的奴隸? 問,為什麼我不能幫爸媽安排他們的人生? 問,為什麼要學習「享受」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 人生階段百百問,但是如果我們開始動腦思考,其實就已經踏入改變自己的第一步。 《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實踐篇最大的特點在於,本書將強調如何使用思考的技巧,幫助我們每一天的生活。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從觀察開始,任何生活裡的小事,都可以去問「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不論是跟人一句短短的對話,還是我們聽到的一句話,都可以觀察自己的反應與情緒。 如此一來「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想,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不可以想的事情,從此以後我沒有任何一個時刻是無聊的,因為就算聽到很無聊的話,也可以觀察這個人為什麼會說這麼無聊的話?他真的相信說的這些話嗎?如果他不相信,為什麼他覺得他要說呢?」 本書也等於透過實例舉證,讓讀者像是親臨「哲學諮商」的實境,在每一個生活上會產生的問題,如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對未來的徬徨與抉擇、金錢的價值觀,最重要的是釐清複雜的人際關係,學習相處與成長。當我們將問題透過「哲學思考」來一層一層推理,最終我們都回到最原始的關鍵上,那就是:「我是一個 什麼樣的人?」「我認識我自己嗎?」「我了解自己嗎?」「我愛自己嗎?」
| | | |
|
|
| | 《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實踐篇)》
人生輸贏的競賽心理 對我的哲學老師「信心喊話」 自從接觸「哲學諮商」後,驚為天人!於是抱著「呷好道相報」的想法,把「哲學諮商師」的認證訓練課程引進到台灣,希望讓跟我一樣有興趣學習這門學問的人,可以不用千里迢迢去法國,在台灣用中文也能學習。 三個月認證課程開始的第一天,奧斯卡臉色有點難看: 「我隨便抽問學生,為什麼他們會想來上這一門課?結果竟然十個有八個都說,因為他們是你的讀者,因為喜歡你、信任你,所以才來,他們並不是因為我,也不是因為喜歡哲學才來的!」 當場我聽了有些尷尬。看到奧斯卡有些喪氣的樣子,也覺得不忍心。為了化解他的心結,我馬上說: 「他們是怎麼來的、為什麼來,真的重要嗎?他們還沒有開始學習思考啊!所以就算做非理性的選擇,也很合理,不是嗎?重要的是他們不管因為什麼原因,走進了哲學的大門以後,變成真心喜歡思考的人,想在生活當中實踐哲學的人,那才是重要的啊!」 經過這樣的信心喊話,奧斯卡的臉上像小男孩那樣露出開心的笑容,讓我解除了第一道難關。 三個月的密集課程,很快就在忙碌跟燒腦之中結束了。但是不意外的是,考試的結果經過幾個月跨洋的反覆推敲討論,結論是全軍覆沒,沒有任何一個人在受訓後達到奧斯卡的標準。 這個壞消息對於滿心期待的學生來說,自然是一個晴天霹靂。但有趣的是,我看到這些從各個專門領域前來學習哲學諮商的人,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自然而然分成了四派。 第一派是因為缺乏成就感,而先後放棄的人,這些人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有的課還沒上完,就用各種奇怪的藉口人間蒸發消失了,像是家裡的狗很老,不能沒有人陪之類的。 第二派則是決定上完課結業之後,突然成為一隻頭埋在沙裡的鴕鳥,不參加認證考試,寧可不要知道自己的程度,免得傷心。 第三派是杜鵑泣血型,知道自己沒有通過之後,一直到處發出悲鳴問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嘴巴啼得流血,滴滴鮮血灑在大地,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弄到奧斯卡很煩躁,跑來向我抱怨:「這些人是怎樣!一直問一直問!沒通過就是程度不夠,連這個都搞不清楚還要問為什麼的人,真的有學到邏輯嗎?」 「老師,那你有回覆他們嗎?」我問。 「當然沒有!」奧斯卡理直氣壯地說。 「有沒有可能是你沒回覆,所以他們一直問呢?」我頂了一句。 然後我就被奧斯卡敲頭了。 >>>想看更多 | | | |
|
| | 《願受傷後能重新活一遍》 遇見黑道大哥 醫療代號 OO八 他說自己早年混過江湖, 後來跟一位師傅學到這門指針筋絡的功夫才開業, 手法是以手指頭作為針,像針灸一樣深點穴道來治療患者。 停好車在大馬路上走一段再拐進小巷,別有洞天。運河周邊這一帶是台南有名的觀光區,幸而古厝改建的民宿、咖啡廳還沒有延伸到這個街廓,這裡沒有脖子上掛著相機的遊客和外來小販,只有常民生活。以一間小廟為中心點,一棟棟透天厝接連排列,向外展出翅膀,組成一個堅固的T字形。廟裡供奉的是在地信仰,並非眾人熟知的大神,旁邊一棵榕樹就是街坊鄰居的交誼場所。午後的陽光像熟透的雞蛋一樣扎實,使人看不見天空有什麼,只能瞥一眼就低頭了。輪椅族和太太們在閒話,小孩子四處亂跑找樂子玩耍,還可以看到幾攤擺在地上的青菜、雜貨零嘴和魚販,都是罔賣罔做、打發時間的老人工。 在排成一列的住家透天厝中,有一座三層樓的老宅跟別人不一樣,它敞開著木頭大門像在等待客人上門,似乎是做生意的。老宅入口擺著一碗風水寶盆,裡頭有顆小圓球在雲霧上不停轉動,潔白的牆面上掛有好幾幅書法,角落則有一方大大的深色木桌。再往內走有兩張美容床,上面鋪妥整潔的金黃色床巾。裡面的地板和樓梯扶手都是用灰白點點紋路的磨石子砌成的,窄窄的古早樓梯面還不及一個腳掌寬,需要小心踏步,得踩得穩穩的才不會跌倒。走上二樓還有一個房間,裡面有一只高高的深褐色木櫃,長方鏡黏貼在櫃門上,水銀都斑駁了,連窗戶小門和窗框都是用木頭做的,只有天花板懸吊下來的電風扇是最現代化的設備。房子舊而不破,給人一種安適沉靜的感覺。 穿著白色工作服的主人聽到我們打招呼,從一樓最底的廚房走出來,是一個矮壯的中年男子,笑容看起來很親切。他頂著黑道大哥一般的平頭,大面方頭,氣色紅潤,兩眼炯炯有神,聲音穩重,自稱「黃老師」,這是我的第八位醫生,醫療代號:OO八。他說自己早年混過江湖,後來跟一位師傅學到這門指針筋絡的功夫才開業,手法是以手指頭作為針,像針灸一樣深點穴道來治療患者。 升上高三之後,我的腳在滅絕師太的整頓下有逐漸好起來,因此我對身體的恐懼感也逐漸被升學焦慮取代。我每天在家裡、教室和自修室之間往返,多半時間是坐在書桌前面,和其他同學一樣寫模擬考卷,全心全意準備指考,唯一散心的方式就是和朋友去吃學校附近的小吃,或是逛文具店。等到成為大學生之後,腳痛的陰影更是煙消雲散了。在台北的學校裡,青春散亂滿山開得正茂盛,每個同學都忙著上課、參加社團和活動,接觸更多和更野的人事物。我也跟大家一樣玩著笑著,只想擺脫以前那些很煩人的事,不去管。我的腳生病,那只是個回憶,已經跟我的日子無關了。 大一的我練系籃、跳啦啦隊,即使出了車禍在北宜公路上摔歪尾椎,也很快就又生龍活虎起來。上大學的第一個暑假,我到海邊樂園打工,和新認識的朋友一起玩盛夏的北海岸。年輕的日子就像夏天陽光下的海水泡沫一樣清爽,黏人燙熱的沙子即使沾上腳,只要等乾了再拍掉就好,一點也不礙事,以至於當我要升上大二的暑假,右髖關節第二次「怪怪了」的時候,我還不太在意。 人總是在自己處於痛苦當下的時候,才會感到人生之重,感到生命有不可消受之事,但也總是在自己恢復承平日子的時候,忘卻煩惱的重量,並且自大起來,以為自己有多驍勇。無一例外,更別說是那些未曾沉浸在痛苦之中的他人了。眼觀別人之痛苦,無法同理是人性;能夠同理,多半也是出於懂得自憐。 晚上躺不平就算了,整個暑假我就睡地板,只要把腳蹺高到床上,讓身體呈九十度,一樣可以和朋友講電話講個沒完,我還能大聲笑得出來,對外頻頻說可能只是太累了又復發而已,多休息就沒事。我心想,反正之後腳就又會自己好了吧?可是過了幾個月,髖關節還沒有完全恢復正常,有點痠、有點緊,活動幅度也不像以前那麼多、那麼自然。親友介紹黃老師給家人,說可以帶我去看看,於是我就在學期中被叫回南部。對一個北上念大學的南部小孩而言,回家一趟的車票錢實在很貴,我不想花錢回去看診,還覺得家人有些大驚小怪,心裡擔憂的是,四周都是健康活潑的年輕人,大家熬夜、亂吃、亂衝,什麼都敢試、什麼都不怕,我如果那麼嬌貴,無法跟上大家的步調,看起來會多麼突兀。 第一次給黃老師治療,我趴在美容床上,按照他的說法,全身逐一被他「點穴」。只有幾個地方痛得特別難耐,大抵上都能夠接受,即便會唉唉叫,那成分也是和老師撒嬌居多。治療完之後,我立刻下床走路:「咦,好了耶?」腿變得好輕鬆,感覺很正常了,因此後續我又南北往返治療幾次,並且利用寒假回南部時頻繁來此。我曾經問他:「為什麼我的腳會這樣子呢?」他總回答是我的身體太潮濕了,筋骨不好。就跟之前看過的中醫一模一樣,大家都給我「潮濕」這個說法,但我實在想不通,一個人怎麼可能會因為身體潮濕而跛腳?我好想乾脆把自己扭成一團,像在擰乾衣服一樣,把多餘的水分都逼出來。 每次來做一個小時的治療,身體痛癢歸痛癢,心情卻很輕鬆,多半是和黃老師說說笑笑、閒話家常度過。治療到尾聲的時候,慈愛如自家長輩的黃老師會幫我點燃一小束艾草,那強悍的氣味通過鼻子時,感覺就好像赤腳走在乾旱、粗礪的石頭路上,一步一步摩擦著,拭去身心的粉塵。右腳從此安分了三年多,即使有時會痠痛,有莫名的瘀青,也因為水腫看起來不太美觀,但我活動自如。黃老師於我是一段祛除煩躁的平靜記憶。當時我覺得自己遇到可靠的貴人,信賴他就好。我相信再一次,壞事會迎刃而解,然後變成回憶。 規律接受治療之後,我可以開心地和三五朋友一起去操場跑步減肥,我們揮汗跑完之後,在有星星的晚上,坐在平坦草地上,一起大肆聊天唱歌,再一起去吃消夜胖回來。我可以上公用蹲式馬桶,也可以爬樓梯,就能住在宿舍省下租房子的錢。我可以熬夜趕報告不擔心身體,可以坐在機車後座夜衝合歡山和武嶺,上體育課時可以選修瑜伽,下課之後可以走很遠去覓食,就像其他同學一樣,享受大學生的日常。多年之後回想起來,這樣的生活不單單只是「過生活」,還算是一種天大的「享受」了。 我不需要一雙好看的腿,也不再要求自己能夠跑馬拉松、打籃球或跳啦啦隊,退而求其次,我只要擁有一雙能走路、能轉動的腳,就心滿意足了。至少現在我還是和大家一起,和大家一樣。 我原本和你一樣 「長大成人」這一個詞彙真的來到我的生命裡。 此時我全心思考著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想看更多 | | | |
|
| | | 《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實踐篇)》 自己思考過後找到的答案,往往跟自己有關。 這個屬於自己的答案,當然比別人給的更特別,更好。__褚士瑩 《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實踐篇最大的特點在於,本書將強調如何使用思考的技巧,幫助我們每一天的生活。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從觀察開始,任何生活裡的小事,都可以去問「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不論是跟人一句短短的對話,還是我們聽到的一句話,都可以觀察自己的反應與情緒。 如此一來「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想,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不可以想的事情,從此以後我沒有任何一個時刻是無聊的,因為就算聽到很無聊的話,也可以觀察這個人為什麼會說這麼無聊的話?他真的相信說的這些話嗎?如果他不相信,為什麼他覺得他要說呢?」 本書也等於透過實例舉證,讓讀者像是親臨「哲學諮商」的實境,在每一個生活上會產生的問題,如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對未來的徬徨與抉擇、金錢的價值觀,最重要的是釐清複雜的人際關係,學習相處與成長。當我們將問題透過「哲學思考」來一層一層推理,最終我們都回到最原始的關鍵上,那就是:「我是一個 什麼樣的人?」「我認識我自己嗎?」「我了解自己嗎?」「我愛自己嗎?」 本書特色 工作無法趁心如意,對未來茫然不知方向,到底該轉職?還是繼續忍耐熬? 你其實想大吼:人生難道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 越想完美經營人脈,越抓不到重點,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對「人際關係」很貪心? 好了,現在下決心脫離舒適圈,好像自由高飛了, 但你也許在「更保守的國外」原地踏步繞圈圈…… 以上問號絕對不是「跟著感覺走」就能夠得到答案,也不是別人的答案,可以先偷來用。 你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哲學思考實踐→尋找適合自己的思考方法 ★用第三者的角度來看自己。 ★學習享受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 ★善用「刪去法」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跟著感覺走」不是真思考。 ★人生充滿未知,請不要過度準備。 ★把每一個意外,都當成一個禮物。 ★不斷練習,養成有紀律的思考習慣。 >>>想看更多 |
| | 《願受傷後能重新活一遍》 如果有命運之輪正在運轉, 我感到自己掉進了一個輪圈與下個輪圈中間的縫隙裡,跨不過去了, 我沒能跟上你和大家一起往下一個軌跡前進, 我進入的是一個完全不曾出現在我想像中的、 無論如何也預告不出來的全新世界。 17歲到28歲!是青春正盛,可以高昂追逐理想的風華燦爛; 12年!可以拿到一個學位,茁壯一棵幼苗,完成人生婚姻幸福, 只是,如果這四千多個的日子,十萬五千多個小時,分分秒秒皆是困獸之鬥, 要如何相信「受傷是與這世界相遇之必然」。 邱子瑜有12年的時間,生命是由37個醫療代號串連起來的未知。 每一個數字代表一次次的希望和絕望,不安與盼望,恐懼與疼痛,或更多更多。 每一個數字親臨光怪陸離的醫療迷信,面對病體求助無門的徬徨與無助, 人幫不上忙,神幫不上忙,也許鬼能幫忙…… 本書是她將自己在病中跌跌撞撞的等待與承受,作一次文字總結,身體之痛的日子淚痕斑斑,但仍學習做一個「人」,相信自己有價值,她的第一次書寫便緊緊纏繞閱讀者的思緒,在光與暗之中,我們清晰聽見有顆心,殘酷而熱烈地擁抱自己。 >>>想看更多 |
| | 《你和我的1cm:關於擁抱你,也擁抱人生的方法》 系列暢銷突破300萬冊 感動亞洲80萬顆讀者的心靈 一個人是淒涼, 兩個人是浪漫; 一個人是自我陶醉, 兩個人是記錄回憶; 一個人是和自己鬥爭, 兩個人是午後的和平; 一個人是耍廢追劇, 兩個人是拍電視劇。 因為你,讓我更靠近愛情1cm; 因為你,我更了解自己1cm; 因為你,我的世界又大了1cm, 你和我的1cm, 是時間與空間的魔法之地, 是幸福和愛的甜蜜華爾滋。 愛情,讓我們成長,學會擁抱生命。 ★關於在愛情裡成長── 不要愛著對方。卻忘了自己。 「愛情」想要的, 是讓你從愛他這件事, 一點一點了解愛自己的方法。 ★關於勇敢說愛── 最讓人後悔莫及的告白, 不是當下被拒絕的告白, 也不是被委婉拒絕的告白, 而是沒有說出口的告白。 ★關於確定愛── ◎愛情。是在彼此的速度中停留。 ◎能讓人從雲端墜落,又讓人飛上雲端的,就是愛情。 ★關於甜蜜的愛── ◎有太誇張的妝,但沒有太誇張的愛情。 ◎情人間的心電感應,就是來自對對方的關心。 ★關於錯過的愛── 因為愛情的開始, 總是充滿出乎意料的變數, 因為那個變數可能並非故意或人為的某種東西, 而是自然且真實的自己。 ★關於愛的風景── 愛情就像兩個不同顏色的水彩混在一起, 是兩個自我的相遇,但這不會讓人失去自己本來的色彩, 而是保持各自的色彩,相互搭配,畫出更美麗的一幅畫。 >>>想看更多 |
| | 《張天捷在台北繞了一年都沒遇到蔡依林》 有時想對你說── 「記得,不要讓自己先找到自己;不然,你會習慣自己愛自己。」 有時覺得你懂── 「不要擔心,每一個人都有一個人在找,沒有任何人的存在,是為了一個人被溺死在人海裡的。」 有時希望你── 「如果都沒有人愛你,那就應該是你去愛一個人,不要不負責任,快去為愛付出。」 有時心疼你── 「怕冷,還是?怕,沒人怕妳會冷?」 繞了好幾圈,好幾年,好多人,就是沒有遇到對的人。 沒關係,現在的不幸福不會是永遠,在下一個窗口還有「未完待續」的一齣戲, 要時時抱著堅強,好好期待,就有越來越有幸福的機會。 張天捷作為「一年期專職作家完結收錄」的111則極短篇+詩,以及附錄一篇未完待續的小說。 全部都是愛情。包括男生說,也包括女生說。 三言兩語說盡一個愛的宇宙,瘋狂而執著,痴傻年幼,完完全全恨之,愛之,笑之,交雜的情緒五味雜陳。 2016年《鄉狼金桃》(台語:雙人枕頭之意)以特殊文風席捲暢銷排行榜。原本在設計界號稱長相介於金城武與偉仔之間的帥老師,搖身一變成為「文壇新星」,在散文華人文學類成為許多年輕靈魂的愛戴。 《張天捷在台北繞了一年都沒遇到蔡依林》,時而諷刺,時而甜滋滋,作者整整一年浸淫過去經典大眾文學,試圖將文字變異成自我的寫作風格,彷彿消化了經典的華美,又創新了故事現代精髓,就這樣意外形成了「張天捷式」獨一無二蕩氣迴腸的幽默噴淚。 >>>想看更多 |
| | 《一個旅人,在西拉雅:遇見台式生活美感》 有人問我,西拉雅什麼都沒有, 為什麼那麼喜歡西拉雅? 我說:「你錯了。西拉雅其實什麼都有。」 實際上,台灣的美感,都在西拉雅裡了, 只是你還沒有看到而已。 台灣的生活美感是什麼? 我在西拉雅旅行,尋找到想要的答案。 西拉雅的生活美感,來自時令與自然植物之間的親密關係。 一年四季,咸豐草花、龍眼花、蓮花、桂花、咖啡花……依序綻放,這裡的人們專心採集花朵與果實,也將自然植物的美納入了他們的日常。 在西拉雅的人,都有自己的祕密基地。 我在西拉雅認識的人,都有自己的祕密基地,可以看日出,看夕陽,看城市的燈火,看星星,看螢火蟲,泡野泉……除非至親好友,否則不會知道。 在西拉雅的人,是節制的人。 這裡的人們在大自然採花,會留下足夠的花,讓蜜蜂採蜜,讓果樹結實。而採蜜時,也會留下足夠的蜂蜜,讓蜜蜂足以過冬,明年還會再來築巢。 在西拉雅的人,認真做自己喜愛的工作,更珍視生活。 不管是夏夜山裡翻焙龍眼的農人,或是市場裡的捏陶人,他們偶爾會勞動至夜深露重,但正是體驗過忘我的辛勤,更能體會舒適生活的真髓。 在西拉雅的人,不忘追尋自己的文化根源。 因為糖廠而一時繁華的東原老街,新化市場小巷裡的陶藝工作室,關子嶺溫泉街做著西拉雅族傳統美食的餐廳……保留傳統文化,過著有底蘊的生活,西拉雅在地人的心才那麼踏實從容。 在西拉雅,我發現了台灣原有的生活方式與精神,而我們或多或少繼承了西拉雅的在地生活美感,只是,我們似乎遺忘了那些美好,忘了身為「人」真正該有的生活樣貌。 走入西拉雅吧!那些台灣在地的生活美感,將一點一滴甦醒,重新成為生活中的溫暖象徵。 >>>想看更多 |
|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