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11月外銷訂單轉正終結連14黑 終端需求未明顯回升…廠商備貨謹慎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3/12/21 第575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11月外銷訂單轉正終結連14黑 終端需求未明顯回升…廠商備貨謹慎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昨(20)日發布11月外銷訂單金額506.3億美元,為歷年同期第三高,年增1%,結束連續14個月負成長;惟因全球終端需求仍未明顯回升,廠商備貨仍謹慎,經濟部預期12月外銷訂單將再度轉為負成長,2023年全年外銷訂單金額約年減15%。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美國聯準會(Fed)表示明年有可能轉為降息,代表通膨趨緩,降息將會提升民眾消費意願;我廠商明年庫存去化將告一段落,尤其是新興科技應用蓬勃發展,台灣擁有先進製程及完整供應鏈,後續終端需求回升,將挹注我接單動能。

她指出,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2024年全球貿易量成長率為3.5%,較今年0.9%大幅提高,台灣以出口為導向,「明年接單會比今年好」;台灣出口,明年也會比今年好。

經濟部指出,11月外銷訂單金額506.3億美元,為歷年同期第三高,年增1%,結束連續14個月負成長,主要是去年11月中國大陸因防疫封控影響,基期偏低所致。黃于玲指出,去年11月中國大陸因防疫封控,訂單遞延到12月,導致12月基期偏高,因此今年12月外銷訂單約500億美元,將年減4.2%至年減8%之間,再度轉呈負成長。

今年1月至11月累計外銷訂單金額為5,172.3億美元,為歷年同期第三高,年減15.8%。黃于玲預測,今年全年外銷訂單金額約5,660億美元左右,年減15%。

黃于玲分析,雖然終端需求仍未明顯回升、美中科技戰、俄烏戰爭、以巴衝突等不確定因素仍抑制全球貿易成長力道,但看得出廠商庫存持續去化,致訂單年減的幅度逐季縮小。她預期,今年第4季訂單金額季增4%至5%,季年減約3%,年減幅度已較第3季縮小,反映因庫存去化,廠商漸出現回補需求。

若觀察七項主要貨品訂單,經濟部表示,因人工智慧商機挹注相關供應鏈訂單,致資訊通信產品及電子產品分別年增10%及3.5%;光學器材因電視面板價格仍高於上年同月,加上光學鏡頭接單增加,年增9.8%。但傳統貨品因全球經濟展望不佳,終端需求疲弱,致機械、塑橡膠製品、化學品及基本金屬分別年減12.5%、10.2%、7.9%及0.3%。

 
11月資訊通信、電子品訂單 同步翻紅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昨(20)日表示,受惠AI需求熱絡,伺服器接單已連續五個月正成長,以及IC設計及晶片通路接單增加,雙雙帶動11月資訊通信產品、電子產品訂單金額轉為正成長,並分別結束連續九個月、12個月負成長。

此外,晶圓代工接單金額於10月轉為成長後,11月因終端電子產品需求仍疲弱,再度轉為負成長。黃于玲分析,晶圓代工接單長期仍是看好,也會轉好,只是在現階段會出現波動現象。

經濟部統計指出,11月資訊通信產品訂單金額162億美元,年增10%;電子產品訂單金額178億美元,年增3.5%。

黃于玲分析,11月雖有基期低的效應,但高效能運算及AI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手機及伺服器接單增加。

她指出,11月IC設計及晶片通路接單增加,帶動電子產品接單。

惟因終端電子產品需求仍疲弱,供應鏈去化庫存、致晶圓代工、印刷電路板等接單減少。

 
侯友宜批缺水缺電 經部:克服百年大旱、供電無虞
台北20日電中央社
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今晚登場,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批評台灣缺水、缺電,並主張核一、核二、核三延役、核四重啟。經濟部表示,今年用電尖峰備轉容量率均有6%以上,而過去3年順利度過2次百年大旱,且半導體等各類產業正在加大投資台灣,用行動證明台灣水電供應無虞。

至於核一、核二議題,經濟部表示,因為新北市政府卡關乾貯,反應爐中的用過燃料棒無法取出,根本不可能延役,核三也超過申請延役期限,核四重啟更早被公投否決,現實上均不可行。

經濟部晚間透過新聞稿表示,這8年來,尖峰備轉容量率最低是在2016年5月的1.64%,政府藉由加速推動再生能源設置,以及台電新增機組、多元調度等措施穩定供電,今年以來不曾低於6%,即使面對經濟成長帶動用電成長,特別是半導體產業的電力需求,政府均有完善的規劃並積極執行。

此外,經濟部表示,3年度過2次百年大旱,許多水利人員在其中努力,一條水管救世界,讓全球供應鏈維持運作。

政府也透過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持續多省水、多找水及多調水,努力穩定民生及產業用水。因此,各縣市政府在爭取半導體企業設廠時,包含台中市長盧秀燕、雲林縣長張麗善等也都強調水電供應無虞,經濟部表示,侯友宜口口聲聲說缺水、缺電,「政府在供水、他在噴口水」。

針對侯友宜主張核一、核二、核三要延役,經濟部表示,卡關室外乾貯、迫使核二1號機提早停機除役,「倉促廢核」的正是新北市長侯友宜。

經濟部表示,侯友宜競選總統時,大力主張核電要延役,但當新北市長時卻帶頭卡關核一、核二乾貯,即使行政訴訟敗訴確定,仍用其他行政手段繼續杯葛,讓核一、核二反應爐的用過核燃料無法取出,這樣的狀況舉世罕見,也代表不可能更換新的核燃料,技術上也就不可能延役,「侯市長把核廢料塞滿反應爐,侯總統候選人講要提升核能到三倍,根本是空話。」

經濟部表示,核三也已經超過申請延役的法定期限,地方政府也不支持,同樣不可行。

至於核四封存,經濟部表示,是前總統馬英九任內的決策,2019年韓國瑜競選總統提出重啟核四時,侯友宜曾表達「這是假議題」,2021年核四重啟公投也被全民否決。

 
前11月僑外投資年減逾一成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投審司昨(20)日發布統計,台積電(2330)80億美元增資美國廠、35億歐元投資德國,致今年1至11月核准對外投資228.1億美元,年增145.61%;此外,因核准多件大型離岸風電相關投資,1至11月我核准僑外投資107.9億美元,年減13.04%,但仍創近15年來同期次高。

此外,因美中貿易戰及大廠供應鏈重組趨勢持續發酵,經濟部表示,今年前11月累計對新南向國家投資額為51.3億美元,年增7.26%,持續超越對中國大陸投資額29.6億美元。

經濟部指出,今年1至11月核准僑外投資件數為2,102件,較上年同期減少8.89%;核准投資金額107.9億美元(折合新台幣3,237.4億元),創近15年來同期間次高,僅次於2022年同期。

今年前11月核准僑外投資金額107.9億美元,年減13.04%;經濟部分析,相對於2023年1月至10月負成長27.35%已回升14.31個百分點,主要因11月核准四件大型離岸風電開發案件,包括海鼎二、允能和大彰化東南等離岸風場,總計相關的投資額約新台幣597.2億元。

對外投資方面,經濟部指出,今年前11月核准對外投資件數為504件,年增2.44%;投資金額計228.1億美元(折合新台幣6,844億2,32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45.61%。

經濟部指出,主要是核准台積電以80億美元增資美國、及以35億歐元投資德國;鴻海8億美元增資新加坡FOXCONN SINGAPORE PTE LTD、陽明海運以8億美元增資新加坡陽明等大型投資案所致。

 
大陸經濟回溫 帶動陸、港訂單連二升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昨(20)日表示,中國大陸第4季經濟有較明顯回溫,帶動11月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訂單金額達109.6億美元,為歷年同月第四高,年增8.8%,為連續第二個月呈正成長,僅次美國、為我第二大接單來源。

此外,我11月來自東協訂單為85.4億美元,年增69.4%。黃于玲指出,東協訂單增加,主要是有一歐洲客戶原本自歐洲下單,自今年3月起改自東協下單,其影響足足一整年;此外,受惠於我製造供應鏈轉移至東協,須自台灣進口中間材,也會增加來自東協訂單。

今年10月我來自東協接單大爆發,金額達108.2億美元,一度超越中國及香港的106.3億美元,成為我第二大接單來源。但11月,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回溫,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訂單金額又贏了東協,坐穩我第二大接單來源的寶座。

 
碳權交易遊戲規則全都露 科技大咖、金控參加首購
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臺灣碳權交易所「國際碳權交易平台」明(22)日上線,八大交易規則搶先曝光,包括僅限本國法人採購、買進後僅可持有、註銷或移轉,不能在於碳交所平台轉售。上線首日,台積電等科技大咖,還有公民營金控業者都將參加「首購」,見證台灣碳權元年啟動。

有別於國外碳交所多以營利商業模式運行,例如新加坡碳交易所(CIX)等,台灣的碳交所背負的是政策責任,目的是協助企業減碳、確保我國碳權交易公平且透明,因而規則與國外不盡相同。

八大交易規則包括:一、國際碳權交易平台的買方以本國法人為限,賣方得為外國或本國法人;二、交易時間為平日上午9時至下午3時30分,假日與台灣的銀行業通行假日相同;三、交易方式為預收碳權及款項;四、成交方式依牌價零售,不會像上市櫃公司股價採撮合方式;五、交易單位為1噸二氧化碳當量;六、交易貨幣為美元。

第七、賣方於碳交所上架之碳權應符合一定上架標準,例如碳權核發機構應經碳交所認可、碳權之年份(vintage)為五年內、碳權專案應符合三項以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等;第八、為避免炒作和投機行為,落實碳交所協助企業減碳初衷,買方購買碳權後僅能持有、註銷或移轉至買方國際碳權核發機構的帳戶,不得再於碳交所平台轉售。

 
11月短暫翻紅 今年外銷訂單金額估減15%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聯合報
經濟部昨天發布十一月外銷訂單金額五○六點三億美元,為歷年同期第三高,較去年同期成長百分之一,結束連續十四個月負成長;不過,因全球終端需求仍未明顯回升,廠商備貨仍謹慎,經濟部預期十二月外銷訂單將再度轉為負成長,今年全年外銷訂單金額約衰退百分之十五。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美國聯準會表示明年有可能降息,代表通膨趨緩,降息將會提升民眾消費意願;我廠商明年庫存去化將告一段落,尤其是新興科技應用蓬勃發展,台灣擁有先進製程及完整供應鏈,後續終端需求回升,將挹注我接單動能。

十一月外銷訂單金額終結連十四黑,經濟部指出,主要是去年十一月中國大陸因防疫封控影響,基期偏低所致。黃于玲說,去年十一月大陸因防疫封控,訂單遞延到十二月,導致十二月基期偏高,因此本月外銷訂單約五百億美元,將衰退百分之四點二至百分之八,再度轉呈負成長。

今年前十一月外銷訂單金額為五一七二億美元,較去年衰退百分之十五點八。黃于玲預測,今年外銷訂單金額約五六六○億美元、衰退百分之十五。

黃于玲說,雖然終端需求未明顯回升、美中科技戰、俄烏戰爭等不確定因素仍抑制全球貿易成長力道,但廠商庫存持續去化,致訂單年減幅度逐季縮小。

 
國際財經要聞
日出口翻黑 經濟復甦乏力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本11月出口再現頹勢,出現三個月正成長後又掉頭向下,為日本經濟復甦乏力又添另一佐證,也令人擔心海外經濟放緩將使央行決策者退出超寬鬆政策的努力變得更複雜。

日本財務省20日公布,11月出口額較去年同期下滑0.2%;經濟學家原估可成長1.4%。至於進口則下降11.9%,經濟學家預估下降8.6%。貿易逆差擴大至7,769億日圓(54億美元)。

對日本政府決策者來說,出口低迷令人憂心,他們指望海外需求有助抵銷疲弱的國內消費。由於資本支出和消費(國內需求的主要推動力)下降,日本第3季經濟季比年率萎縮2.9%,創下疫情高峰期以來最嚴重萎縮。

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其中11月對美國外銷較去年同期成長5.3%,對歐洲持平,對中國大陸外銷衰減2.2%,是連續第12個月下滑。

對中國大陸外銷不振,拖累整體出口。受到北京禁止進口日本海鮮和其他產品衝擊,食品外銷重摔60%。11月銷往中國大陸的食品出口額為86億日圓(5,980萬美元),是1月來最低水準。

農林中金總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南武志說,「日本經濟現在沒有成長的動力。民間消費可能已經觸底,但本季的增長步伐可能依然緩慢;日圓反彈和出口放緩,拖累了日本企業的利潤,使得央行難以確認薪資和物價之間形成良性循環、並在未來一年取消負利率政策」。

彭博經濟學家木村太郎則指出,「中國、美國和其他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成長放緩,已開始對日本的出口產生影響。煤和天然氣價格上漲可能會增加進口貿易的支出。」

不過他認為,表面來看,日本11月出口似乎較為疲弱,但細節中捎來一個重要的好消息:晶片製造設備外銷衰減幅度明顯降低,這代表半導體業景氣可能即將轉向,這也是策動日本貿易一大主力。

 
日本官方擬削減年度預算 12年首見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路透報導,日本政府打算削減下個財政年度的預算,是12年來首見,凸顯對龐大公共債務的顧慮。另據知情人士透露,東京當局編列下年度預算時,將把用來估算預算的長期利率估計值從本年度的1.1%提高到1.9%,是17年來首次提高,反映日本公債殖利率隨央行尋求超寬鬆貨幣政策退場而走高。

CNBC報導,預算中的長期利率估值是自動計算的,計入日本公債殖利率外加防範利率飆升而加計的110個基點。由於日本銀行(央行)長期實施超寬鬆利率政策,截至本年度(至3月底止),日本政府已一連七年把利率估值維持在1.1%;提高這項預定利率可能加重政府償債成本、排擠政策相關支出。

2013年度的預定利率在1.8%,爾後逐步降低,2017年度降至1.1%,那年適逢日銀採行殖利率曲線管控(YCC)政策,把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限訂在0%。

據路透瞄見的2024/2025預算草案,政府打算削減下年度預算,從本年度初期規劃的114.4兆日圓砍到112.1兆日圓(7,820億美元),是12年來首次降低,凸顯對龐大公共債務的顧慮。日本政府希望整頓財政,並且振興表現平平的經濟。

 
投資人押注世界主要央行激烈寬鬆 歐美債市激昂
編譯陳苓/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英國消費者通膨意外降至逾兩年低點,德國生產者物價跌勢也意外加快,「通膨放緩」的氛圍促使投資人看好世界主要央行將激烈寬鬆,激勵歐美公債市場20日全面大漲。

如今市場估計,英國央行明年至少會五度降息,美國聯準會(Fed)更會六度降息。MSCI全球股票指數20日觸及2022年3月以來新高,並有望連十天收漲;德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跌破2%,為3月以來首見;英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摔至4月來最低,美國公債殖利率也下挫至五個月低點。債券殖利率與價格呈反向走勢。

英國國家統計局20日公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9%,遠低於市場預期的4.4%,並為2021年9月以來最低。去年英國CPI一度衝破11%,為逾40年最高。

眼看英國通膨數據趨緩,高盛將英國央行首次降息的時間點,從原先預期的明年6月,提前至5月。市場預估的英國央行降息時間點相同,並認為明年將寬鬆140個基點,相當於五度調降25個基點(1碼),並有64%機率第六度降息。外界兩周前還估計,英國央行明年只會降息3碼。

美國方面,市場預測Fed明年底前會降息150個基點,而且大有機會最快在明年3月行動。

由於歐元區經濟數據惡化與通膨減速,凸顯明年也有必要調降利率,市場預料歐洲央行(ECB)會更激烈降息,降幅達160個基點。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20日公布的資料,德國11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較去年同期下跌7.9%,降幅大於路透預測的7.5%;與前月相比下跌0.5%,也比路透調查預估的下跌0.3%還多。本周稍早公布的德國12月商業景氣指數意外惡化,歐元區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更連七個月萎縮。彭博訪調的分析師預測,歐洲將陷入疫情爆發以來首見的衰退。

就連南韓也預測,到2024年底,消費者通膨率將放緩至2%的中期目標。央行在半年報中指出,「展望未來,除非油價大幅上漲,否則隨著供應面衝擊減弱,通膨率將會放緩,但放緩的步伐將是漸進的」。

 
碰撞測試造假疑雲 豐田子公司停賣所有車款
編譯洪啟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豐田汽車子公司大發工業因爆出多數車款並未經過合適的撞擊安全測試程序,捲入測試結果造假醜聞,大發宣布將暫停所有車款出貨;豐田承諾,針對此事件推動「徹底改革」。

大發之前爆出碰撞安全測試結果造假的醜聞,當時有六款車受影響,但根據日本媒體報導,大發幾乎每一款車都受到人為操縱測試結果所影響。在今年4月,大發坦承對泰國和馬來西亞製造的8.8萬輛車捏造碰撞測試結果,這些車已在過去一年賣出。

豐田20日發布聲明說,大發64款車遭查出174起違規行為,其中有20多款車以豐田的品牌販售。大發暫停出貨將影響在日本國內外生產的汽車,不只是豐田的製造廠,還可能波及馬自達、速霸陸等車廠,因為大發也為其他車廠提供製造服務。

大發的發言人向彭博資訊表示,目前不對此事置評,因為第三方調查正在進行中。大發社長奧平總一郎20日前往國土交通省匯報,並預計和豐田高管召開記者會,針對違規原因、防止違規行為再次發生,以及生產情況做出說明。

日本國土交通省預計東京時間21日上午9時赴大發辦公室進行現場檢查。造假醜聞不僅使豐田深陷信任危機,也對日本汽車業帶來信任危機。

 
東芝下市走向私有化 結束74年上市歷史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本東芝公司20日結束在東京證交所74年的掛牌交易,歷經了十年的動盪和醜聞後黯然下市,接下來仍將被迫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路透報導,在以私募基金日本產業夥伴公司(JIP)為首的投資人推動下,東芝走向私有化。其他投資人包括金融服務公司歐力士、電力公司中部電力,以及晶片製造商羅姆半導體。

在與海外維權股東長期爭鬥後,這群投資人以140億美元取得控制權,讓東芝得以留在國內企業之手。雖然不清楚東芝在新東家入主後將往何種方向發展,但獲得留任的東芝社長島田太郎表示,預期將會專注在高利潤的數位服務。

東芝曾經在全球家電和半導體市場呼風喚雨,並創下許多第一:日本第一台電晶體電視、全球第一台針對大眾市場的筆電,全球第一台DVD播放器,都是由東芝所製造,快閃記憶體也是東芝所發明。但2015年驚爆會計醜聞後,東芝便江河日下。去年6月東芝收到八份收購提案,並在今年接受JIP的公開收購提案。

 
蓋茲:2024年有60國將大選 成全球重要轉捩點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微軟共同創辦人蓋茲發表2024年預測,從人工智慧(AI)談到世界政治變化。他認為,明年選舉結果對全球「衛生和氣候」將是重大「轉捩點」。

蓋茲在今年「寫給世界的公開信」表示,他已為人祖父,因此對未來一年的思考轉向孫女將繼承什麼樣的世界,以及數十年後的情況會是如何。他樂觀看待未來一年展望,並希望世人同樣對種種進步感到興奮。

蓋茲預期,AI將使科學研究突飛猛進,尤其是醫藥。AI程式能迅速爬梳巨量資料,協助找出對抗險惡病症的療法。

他預期,在美國等高所得國家,一年半到兩年後,一般民眾使用AI可望普及化;在非洲國家,達到相同普及度可能費時三年。儘管仍有差距,但已較其他科技創新落差大幅縮小。

蓋茲大篇幅著墨能源創新,預期自2024年起,「大量新的創新將湧入市場,包括像核能這樣複雜的領域」。他說:「氣候危機可能令人覺得無能為力,但若聚焦於眼前種種進展,就更容易保持樂觀。如果持續把資金優先配置在這方面,我們會朝氣候目標大步前進。」

至於2024選舉,蓋茲認為將是歷史轉捩點,未來一年近60國公民將投票選出領導人,那些國家人口合計超過40億人,占世界人口逾半數。光從投票人數,就明白選舉結果對世界影響深遠。

蓋茲呼籲,把票投給了解「在世界各地投資對促進人類發展很重要」的領導人。他說:「歷史一再證明,政府若對國界以外的人伸出援手,全世界都受益。」他強調,2024選舉「對衛生和氣候都將是轉捩點」。

 
紅海航運風險 國際油價走高
紐約20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紅海航運風險蓋過美國原油庫存增加的影響,國際油價今天小幅走高。

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2月交割價上漲0.4%,來到每桶74.22美元。

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2月交割價上揚0.6%,來到每桶79.70美元。

 
要聞
熱錢匯入 台幣終結連二貶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聯準會2024年將啟動降息循環的樂觀預期餘波盪漾,激勵國內股匯雙漲。匯銀主管指出,熱錢匯入約6億美元,台股昨(20)日收紅,新台幣匯率也升值5.1分,以31.31元作收,終結連兩貶,成交量擴大至17.875億美元。

展望後市,因年底為出口商拋匯旺季,新台幣匯率將易升難貶,估計年底前新台幣匯率將位於31元至31.5元區間整理。

匯銀主管指出,儘管聯準會官員試圖降溫明年降息預期,仍澆不熄市場熱情,美股周二擴大漲勢,道瓊工業指數連續五日刷新歷史高峰,美元指數進一步走弱。

央行統計顯示,美元指數昨天下滑0.31%,非美貨幣全數對美元升值,其中台灣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韓元升幅0.69%、走勢最強勁,日圓匯率也升值0.45%,星元匯率上漲0.27%。

 
大選前…央行委託國銀買美鈔 專案進口1.2億美元
記者陳美君、國際中心/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根據路透報導,我國中央銀行委託臺灣銀行與兆豐銀行專案進口美元現鈔共約1.2億美元,以備明年1月總統選舉後的不時之需;據了解,除臺銀與兆豐銀外,合作金庫與第一銀行也同步接獲相關任務指令,不過,相較於2016年與2020年進口美元現鈔1.7億美元,目前進口的1.2億美元,減少了5,000萬美元。不過對此消息,我國央行與相關大型國銀均不表回應。

據外電報導,一消息人士表示,因各銀行平常有美元現鈔庫存,且美元利率高、進口現鈔成本亦高,加上近年來總統大選政治因素愈來愈淡,以及跨境交易已相當方便等因素,今年的現鈔進口量因而減少,但還是「有備無患」,讓民眾安心。

另一消息人士解釋,隨著網路銀行交易日趨盛行且更方便,民眾若有美元等外幣資產配置,只要透過網路銀行即可買到美元等外幣,抑或直接把資金匯到海外帳戶,不用帶著大把鈔票出境;再者,各國海關對於旅客攜帶外幣現鈔入境亦有金額上限規定,旅客不可能帶著大筆現鈔出入境。

外電消息指出,因應2024年1月台灣總統選舉後的不時之需,我國央行已委託臺銀和兆豐銀兩家大型銀行專案進口美元現鈔,合計進口金額約1.2億美元。

銀行主管說,「通常在利率低的時候.銀行會多備一些美元現鈔,但目前美元利率較高、進口美元現鈔的成本也隨之高漲,就不用再準備這麼多外幣鈔票了。」

央行先前公布,我國11月外匯存底為5,675.17億美元,名列全球第四,僅次於中國大陸、日本及瑞士。我國11月外匯存底金額終結連三跌並締造歷史新高紀錄,單月大增64.38億美元。

 
航商避紅海 貨櫃漲勢恐延續到春節
編譯葉亭均、記者邱馨儀/綜合報導聯合報
紅海海域商船頻頻遇襲,迫使全球航商避開這條航道,據統計迄今已將價值約三五○億美元的貨物從紅海航線轉移出去。業界高層警告,亞洲可能出現缺櫃的問題。此外,歐系航商明年一月初即期運價出爐,歐洲及地中海線報價漲幅翻倍,四十呎貨櫃即期報價逼近六千美元,創下疫情以來最大漲幅。

CNBC網站報導,自十月以哈戰爭爆發以來,中東水域發生十五次攻擊事件,導致航運業者紛紛讓旗下船舶行駛其他水域。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已宣布成立國際海上特遣部隊,確保商船平安通行。

運輸物流業者Kuehne+Nagel貿易海運物流部門全球主管蒙托隆廿日表示,目前有五十七艘貨櫃船改為繞道非洲南端好望角航行。全球約有百分之十二的航運通過紅海和蘇伊士運河。

對國際航商元月漲價行動,外電指出,長榮等台灣指標航商有望跟進。長榮、陽明皆不願評論,僅表示依市場機制辦理。不過,指標貨攬業者證實,國內航商已釋出漲價規畫,這波漲勢會延續到何時且難預料,但春節前恐難善了。

針對美國發起護航,航運界指出,此舉恐造成阿拉伯世界反彈,更成為支持「葉門青年運動」動武依據,且過於強力的護航,可能讓紅海緊張加劇,甚至引爆另一場戰役,這恐怕讓該地區航路全面中斷。

國際貨攬業者預測,這次將比二○二一年長榮「長賜輪」卡船嚴重一百倍,現貨費率很快就會飆升至五千美元,加上春節前旺季將到,運價恐再加上旺季附加費。

 
國泰金發布12月信心調查 台股樂觀指數六個月新高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泰金控(2882)昨(20)日發布2023年12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由於調查期間內,全球經濟數據令主要央行降息預期升溫,國際股市震盪偏升,民眾對台股的樂觀指數也由負轉正、結束跌勢,由11月的-0.4上漲至16.1,創六個月新高,風險偏好指數同步升抵13.9,為四個月高點。

在主要央行利率按兵不動,以及新青安房貸政策助攻下,國內房屋買賣意願同步升溫,國泰金調查結果顯示,12月賣房意願指數自-13.5走揚至-10.4,飆一年七個月新高,買房意願指數則從-47.6小升至-46.7,為三個月高點。

調查結果顯示,民眾景氣展望樂觀指數上揚,消費意願同步升溫。國泰金指出,國發會最新公布的10月景氣對策信號從黃藍燈降為藍燈,領先指標下滑,同時指標則上揚。

本月調查顯示,民眾景氣現況樂觀指數自-23.2上揚至-3,為四個月高點,景氣展望樂觀指數從-9.1走升至3.6,寫五個月新高。至於大額消費意願指數及耐久財消費意願指數也同步回升,分別從7.0升至8.9以及-15.4漲至-12.7。

國泰金調查結果指出,70%民眾預期2024年經濟成長率在2%以上,55%民眾預期通膨仍高於2%。主計總處預估,台灣2024年經濟成長率3.35%,2024年通貨膨脹率1.64%,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2024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的平均預期值落在2.52%。

 
紅海危機…歐洲線海運價下月漲兩倍 運力緊俏持續到春節後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紅海危機效應,運價暴漲。歐系航商明年元月即期運價出爐,歐洲及地中海線報價暴漲、漲逾兩倍,受繞行非洲好望角拉長航期下,40呎貨櫃即期報價逼近6,000美元,創下疫情以來最大漲幅。

上述報價經國內指標航商、貨攬業者證實表示,漲價是現在進行式,且全球貨櫃運力緊俏情況持續惡化,恐到農曆春節後仍難改變。

紅海為歐亞貿易必經航道,近期葉門青年運動(Houthi)武裝組織挾制該區,向國際要求以色列對哈瑪斯停戰,並發動數起襲擊紅海商船的攻擊事件,近一周先引爆貨櫃歐洲線運價大漲兩到三成,元月將再暴漲一波。

對於國際航商的元月漲價行動,根據外電指出,長榮等台灣指標航商也有望跟進,歐洲地中海線明年1月底報價,每TEU(20呎櫃)已達3,694美元,每FEU(40呎櫃)報價更達5,988美元,與近期約1,000-1,500美元報價相比,平均漲幅已逾兩倍。

對照上周,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報價僅1,029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為1,569美元,元月即期運價平均漲幅逾兩倍。

對此,長榮、陽明皆不願評論,僅表示依市場機制辦理。不過,指標貨攬業者證實,國內航商已釋出漲價規畫,這波漲勢會延續到何時且難預料,但華人春節前恐難善了。

據了解,明年1月運價全面性大漲,除了長榮、陽明等歐洲線比重高的台灣業者受惠外,台驊等貨攬業擁有低價期約貨櫃可供調度,短線即期漲勢高時,是最大受惠族群。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防部近期已經決議成立十國聯盟,以保護穿越紅海船隻免遭伊朗支持的葉門「青年運動」(Houthi)組織所發動的飛彈和無人機攻擊。

然而,航運界不諱言指出,十國護航行動恐造成阿拉伯世界反彈,更成為支持葉門青年運動動武的依據,且過於強力的護航行動,可能讓紅海緊張情勢加劇,甚至引爆另一場戰役,這恐怕讓該地區航路全面中斷。

國際貨攬業者預測,本次將比2021年長榮「長賜輪」卡船事件嚴重100倍,現貨市場的費率很快就會飆升至5,000美元,因為市場上完全找不到不漲價的理由,再加上華人春節前的旺季將到來,運價恐再加上旺季附加費。

貨攬業者指出,明年1月報價大漲,除了反映繞行好望角成本大增外,多少也有點拉抬明年合約價的意味,至於客戶端能接受多少價位,後續事態發展至關重要。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