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7日 星期日

明年基本工資調幅拚保3


【今周刊電子報】提供讀者易懂易上手的投資理財資訊及趨勢,最快速經濟脈動、專業政經報導,廣闊國際視野。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有考古學家帶你進入時光隧道,讓你更認識臺灣豐富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自然史。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3/05/08 第560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明年基本工資調幅拚保3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為照顧邊際勞工民生,勞動部長許銘春已表態,明年仍會持續調升基本工資;今年經濟成長率挑戰「保2」,連帶使明年基本工資調幅面臨「保3」之戰;為拚明年基本工資調幅能在3%以上,據了解,勞動部擬將當前缺工納入考量因素。

勞動部依例在今年第3季邀集勞資政學四方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

經濟成長率及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向來是基本工資調幅主要考量兩大指標。儘管物價仍處相對高檔,國內主要預測機構皆預測,全年成長率仍維持在2%以上;但因景氣較預期差,外界預期今年經濟成長率要保2有相當難度。

主計總處4月底概估今年首季經濟成長率為負3.02%,創金融海嘯以來最大減幅,近14年新低,顯示景氣下滑幅度較預期大。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第2季未見景氣反彈跡象;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坦言,今年經濟成長率面臨「保2」挑戰。

主計總處在今年2月下旬預測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為2.12%,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16%。各界預期主計總處今年5月下旬將再次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物價方面,今年前四月CPI平均年增率為2.54%,全年CPI年增率則預期仍在2%以上。

觀察目前各項指標預測值,以勞動部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CPI年增率完全反映、經濟成長率勞資共享」之原則下,明年基本工資調幅約在3%邊緣。若加上缺工因素考量,基本工資調幅就能穩在3%以上。

據透露,將缺工納入基本工資調幅考量,意即缺工嚴重,理應提供更高薪資,將以求供倍數(每位求職者平均有幾分工作可選擇)為參考指標。

一位不具名基本工資審議委員分析,以當前經濟情勢,明年基本工資調幅「很難採高調幅」,但在明年總統大選壓力下,加上勞團訴求要達到蔡總統3萬元夢想數字,明年基本工資仍會繼續往上調,呈連八升,且「調幅也不能太低」。

該位人士坦言,明年基本工資調幅拿捏相當棘手,今年是內需產業景氣較佳,出口產業反而較差,除考量經濟成長率、CPI成長率外,亦可將核心物價(不含蔬菜及能源)納入考量;又或者,經濟成長率勞資分配亦可協商,不一定是勞資各半、讓勞工多分享一點等,都可稍微再拉高調幅;惟這些因素有待勞資協商而定。

 
防疫險理賠 國際再保拒付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際再保公司(漢諾威)對台灣防疫險鉅額理賠疑慮加深。據透露,3月底發信給承保的保險業者,要求再提出八大文件,並直言漢諾威再保險公司將保留拒絕付款、或部分付款的權利,直到台灣防疫政策引起的爭議問題得到釐清。

目前漢諾威再保需攤賠防疫險331億元,除富邦產、國泰產、兆豐產、泰安產等被卡外,也有其他業者說,去年只收到一期攤賠,第二期就遭卡了,等於漢諾威至今所有賠付款全部暫停。

產險公會已採取兩大行動,一、向金管會求援,金管會將協助發公文釐清漢諾威拒賠疑慮,公會也提供公版函文給業者參考,二、提醒業者注意二年的請求權時效,並研擬採取中斷請求權時效的可行性。

一旦漢諾威拒絕賠付、或僅賠付部分,又或是走向曠日廢時的仲裁,都將讓產險業獲利前景再蒙上陰霾。

漢諾威再保險公司3月底一紙來文,指出台灣保險業者就承保、理賠防疫險的處理程序,有些並不符合其原始保單、或再保險合約的條款。

漢諾威點出四大疑慮,包括居家照護視同住院治療做理賠、接受數位健康證明做理賠依據、允許重複投保、及允許保戶可同時領確診和隔離理賠金,及其他內部風險控制問題。

漢諾威要求業者需再提出八大資訊藉以釐清承保、理賠是否合理,一、政府要求的承保與理賠政策,二、與政府要求理賠政策的理賠流程,三、要求提供保戶投保、核保和理賠文件。

業者說,前兩項都是釐清政府理賠政策,例如居家照護視同住院的政策,衍生多少理賠額、數位健康證明的理賠流程等;第三項則是為了比對重複投保,但因涉及保戶個資,多數業者呈保留態度。

四、需提供實質性證據和資訊,證明業者已履行依照自留額的定義。業者說,例如A業者自留額比率是50%,需提供證明的確是自留50%,主要是漢諾威擔心業者動手腳,把壞的(賠率高者)丟進合約、好的自留,導致理賠額攀升。

五、提供已完成理賠、和未決理賠的保單,六、完整的保單,包括保單條款、除外責任、政府理賠政策的條件,七、提供理賠應備齊的文件,八、投保表格、保單期限、核保和理賠檔案。

業者說,後面這四項就是要求「再詳細對帳」,事實上,去年9月漢諾威就已派人來台查過帳了,業者也早已因應漢諾威要求提供相關資料供查,漢諾威再度要求這些資訊,恐只是「拖延戰術」,業者已研擬採取中斷請求權二年時效的可行性。


延伸閱讀

國際再保拒付防疫險 業者怒了:傷及友好、誠信

 
再保若不埋單 防疫險恐仲裁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聯合報
漢諾威國際再保公司對台灣防疫險巨額理賠疑慮加深。據透露,三月底漢諾威發函給承保的保險業者,要求再提出八項資訊以釐清承保、理賠是否合理,並表明漢諾威將保留拒絕付款、或部分付款的權利,直到台灣防疫政策引起的爭議問題得到釐清。

一家產險高層指出,針對漢諾威的要求,業者在去年八、九月已全部提供,該函件恐已損及雙方的友好和誠信,而漢諾威為了比對重複投保,要求提供保戶個資明細,多數業者都已拒絕,只能請漢諾威再派人來台查核。另一家業者也說,漢諾威來函的要求,多數顯然不適當也無理由,已損及再保險合約履行的友好與誠信,若後續無果,雙方可能會走到仲裁的對簿公堂。

目前漢諾威再保需攤賠防疫險三三一億元,除富邦、國泰、兆豐、泰安等產險公司被卡外,也有其他業者說,去年只收到一期攤賠,第二期就卡住了。

一旦漢諾威拒賠付、或僅賠付部分,又或是走向曠日廢時的仲裁,都將讓產險業獲利前景再蒙上陰霾。產險公會為此已向金管會求援,金管會將協助發公文釐清漢諾威拒賠疑慮,公會也提供公版函文給業者參考;此外,也提醒業者注意兩年的請求權時效,並研擬採取中斷請求權時效的可行性。

漢諾威要求業者再提出的資訊包括政府要求的承保與理賠政策;政府要求理賠政策的理賠流程;提供保戶投保、核保和理賠文件;實質性證據和資訊;已完成理賠和未決理賠的保單;完整的保單;理賠應備齊的文件;投保表格、保單期限、核保和理賠檔案。

 
旅平險竄紅 業績飆四倍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邊境解封,國人網路投保最愛險種也大洗牌,旅平險大崛起。據金管會截至3月底統計,壽險業承作網路投保旅平險(含實支實付醫療、海外突發)件數已達17.2萬件、保費收入0.38億元,是去年同期旅平險投保業務量的四倍多。

若加上產險業銷售的旅綜險(含旅遊不便險),今年首季國人網路投保旅平險已達37.66萬件、1.29億元,遠超過2020年疫情前一整年「一季超過一整年」。

據統計,目前產險業銷售旅綜險附加海外突發醫療險者,僅安達產、台產承保COVID-19,其中安達產又多承保國外染疫的不便險,換言之,若國人在海外確診住院、及導致班機延誤,兩者均可獲安達產理賠。

至於壽險業承保的旅平險附加的實支實付醫療、或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多未承保國外旅遊染疫的風險,僅理賠在國外旅遊因意外、其他疾病的醫療費。

金管會公布保險業承作網路投保的業績。截至今年3月底,整體產、壽險業網路投保達139.3萬件、保費收入10.08億元,件數年增7%、但保費收入則年減7%,主因是去年網路投保的防疫險大熱賣所致。

若以產、壽險分開看,產險網路投保業績量是壽險業的七倍多,顯示國人線上投保機、汽車、旅綜險的需求量,已遠遠超過壽險業。

產險業最熱賣的前三大險種,是機車險、汽車險和旅綜險,業者說,汽機車險是因國人已習慣線上買強制汽機車險,而去年熱賣的防疫保單或疫苗險,隨業者停售也退位,被邊境解封後、國人瘋旅遊的旅綜險取代。

據數據顯示,光產險業旅綜險首季就熱賣了20.46萬件、保費收入0.91億元,各是去年同期2.3萬件、0.06億元的九倍和15倍,顯示國人瘋旅遊的盛況。

再以壽險業最熱賣的前三大險種來看,全部都是「旅平險」掛帥,加計實支實付醫療和海外突發疾病,首季就賣了17.2萬件、0.38億元,各是去年同期4.13萬件、0.08億元的四倍多。

 
年輕人投保 三大原則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正值職場打拚階段的年輕人,可承受風險較低,當疾病或意外事故找上門時,單靠有限薪資恐怕難以應付。壽險業者表示,年輕人可透過「先保大再保小、先保近再保遠、先求有再求好」等三大投保原則,了解保障的優先順序進行規劃,就算面臨意外或罹患疾病,也能在保險理賠的幫助下,分擔自身的財務損失,避免造成家庭經濟負擔。

全球人壽大數據團隊觀察15至29歲青年保戶去年理賠概況,發現除了新冠肺炎,住院治療理賠居冠之外,其次是因車禍、跌倒、運動受傷等意外事故引發的「多處損傷」,平均理賠金額達2萬7,615元;排名第三的是「阻生齒」,也就是被卡住而長不出來的牙齒,最常見的阻生齒是下顎智齒之處置,平均理賠金額為6,173元。顯示人生風險無所不在,青年族群更要精打細算做好保障規劃,可先從三大投保重點著手。

首先,「先保大再保小」,由於損失重大的風險,通常發生機率較低,但萬一發生,卻可能造成家庭沉重的經濟負擔,因此建議先以重大傷病險、醫療險、意外險為優先;其次,「先保近再保遠」,在預算有限的前提下,可先投保定期險為近期風險做規劃,等經濟有餘裕時,再投保終身險為長久後會發生的風險做準備;最後,「先求有再求好」,建議趁年輕、體況佳時,以較便宜的保費及早投保,將基本保障先買足,能避免體況不佳時想投保,卻遇到保險公司拒保或加費的可能。

此外,壽險業者建議年輕人在購買保險前,可先開通壽險公會的「保險存摺」,先了解自身是否已有父母為自己購買之保險,再思考如何為自己補足保障缺口。

 
美元高息存款 7天期喊11%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元升息周期進入尾聲,以及歐洲央行(ECB)日益鷹派,美元指數近期貶破102,銀行直言,今年美元將走弱,惟高利優勢將抑制貶值力道,且如果以長期5到10年投資期間觀望,今年美元走弱之時,剛好可以趁勢布局便宜美元。5月美元高利存款需求仍在,短天期高利美元受到有資金停泊需求投資人歡迎。

一銀上周五(5日)推出新的外幣優利定存專案,個人網銀方案中,美元起存門檻3,000美元,可選擇1個月期3.85%、3個月期4%;企業網銀方案,起存門檻10萬美元,給出三個專案,包括1個月4.2%、3個月4.45%、6個月4.35%。

永豐銀5月美元高利專案中,最高給出7天期11%年利率專案,也可選擇1個月天期4.75%專案,且門檻僅需100美元起跳。

 
疫後出國潮 旅遊險買氣增溫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聯合報
疫後報復性旅遊熱潮推升下,今年首季網路投保排名大洗牌。金管會統計,不論產險或壽險業,旅遊相關險種的業績全面爆發,其中產險業的旅行綜合險投保件數或收入,分別較去年同期大增十倍、十五倍,且登上產險網路投保第三大,壽險公司更出現前三大網路投保險種全數被旅遊相關保險包辦的現象。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指出,首季網路投保件數大增,主要受疫後海外旅遊商機大爆發帶動。據統計,壽險業承作網路投保旅平險(含實支實付醫療、海外突發)十七點二萬件、保費收入○點三八億元;若加上產險業銷售的旅綜險(含旅遊不便險),今年首季國人網路投保旅平險已達卅七點六六萬件、一點二九億元,遠超過二○二○年疫情前一整年,「一季超過一整年」。

金管會統計,產險業的旅綜險投保達廿點四六萬件,比去年同期成長近十倍,保費收入也從去年同期的六百萬元增至九千一百萬元,成長超過十五倍;至於壽險業的「旅行平安保險」、「旅行平安保險附加之實支實付型傷害醫療保險」、「旅行平安保險附加之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則名列壽險業網路投保前三大險種,其中又以「旅行平安保險附加之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投保件數三點六萬件,在前三大旅遊相關保險的增幅最大,比去年同期的兩千兩百件暴增逾十倍,保費更飆升十二倍。

觀察產壽險業者今年首季全體網路投保件數及金額,由於去年以防疫保單為主力,後疫時代防疫保單退場,導致今年首季整體保費收入十點○八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七千六百萬元,但投保件數大增近十萬件,今年首季產壽險共有一三九點二九萬件新投保件數,除了疫後爆發的海外旅遊熱潮推升旅平險相關保險需求,也和疫情期間國人對「零接觸」的網路投保接受度更高有關。

若以首季前三大險種的網路投保統計來看,產險業為機車險、汽車險、旅綜險(包括旅遊不便險),不同於去年前三季的汽車險、機車險及疫苗雙險;壽險業的排名變化更大,去年首季依序為利變型年金、旅平險、定期壽險,今年除了旅平險仍在榜上,利變年金和定期壽險被旅平險附加實支實付型傷害醫療保險、旅平險附加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取代。

至於今年首季的前三大網路投保公司,壽險公司前三大為國壽、中壽、台壽,產險公司依序為富邦、新安東京海上以及國泰。

 
國際財經要聞
兩岸貿易爭端 美國受惠
編譯陳苓/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台灣與中國大陸的貿易爭端,可能為美國創造機會,因為能鼓勵企業轉赴美國等地尋求投資機會。

台灣的企業正面臨大陸的大規模貿易調查,涵蓋農產品、金屬、塑膠、化學、礦物等近2,500項商品。北京表示,這項調查是要回應「貿易壁壘」,大陸是台灣的最大貿易出口目的地,相關調查恐會打亂兩岸的商務往來。

貿易衝突山雨欲來,促使台灣企業尋求替代方案。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說,台北方面正在研究各種情境,以及如何將可能報復措施(如禁止台灣出口至大陸)的負面效應降至最低。他並表示,台北方面正在採取的因應措施包括,分散出口與投資以遠離大陸、透過研發強化產業競爭力,以及對勞工進行再培訓以適應貿易形態的改變。

在台灣尋找新貿易夥伴之際,適逢美國大力向台商招手。美國去年通過晶片法案欲提振本土半導體生產,包括吸引台積電等台商到美擴產。

上周率團訪美的鄧振中說,美方必須提供額外支持,以吸引更多台商,像是有意跟隨台積電赴美的供應商。但他也表示,許多公司覺得赴美設廠過於昂貴。分析師估算,在美建造與經營晶片廠的成本,比東亞高出30%以上。

鄧振中等台灣官員並指出,台美沒有全面性的稅務協定,意味著台商須同時在兩國繳交所得稅,以及其他一些稅率高的稅項。儘管供應商能根據晶片法獲得政府補助,但無法獲得這項立法提供的稅務減免計畫。他說:「我們希望美國政府能擴大協助,幫廠商站穩腳跟,才能向其他人證明這是投資的好地方。」

 
熱門航線機票價大漲27%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全球民航600多條熱門航線的平均機票價格已大漲,漲幅甚至超過通膨率一倍多,主因航空業者利用旅遊需求激增的機會,大幅提高費率,力抗全球經濟逆風。

英國金融時報(FT)在分析Cirium公司的數據後發現,在最新可取得數據的2月,全世界600條以上最熱門航線的平均機票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7.4%,是連續第15個月維持二位數漲幅。 相較下,美國通膨率同期的升幅還不到航空費率升幅的一半。

這項分析是以全球熱門航線經濟艙單程機票價格為基礎,不含稅及其他費用。例如2月從倫敦西斯洛機場到紐約甘迺迪機場機票價格為343美元,比2019年同期高出23%。從紐約到新加坡的機票價格為887美元,同期上漲45%;杜拜到法蘭克福為360美元,上漲51%。

另外300條至少在北美停一站的航線中,有60條航線的機票價格在過去一年內創新高。例如邁阿密到巴貝多橋鎮的機票價格一年內猛升126%,洛杉磯到墨西哥城價格幾乎倍增。

美國各大航空業者第1季營收創新高,德國漢莎航空也預測春季調整後的營收將超過2019年水準;預料英航及法航財報亦佳。

 
企業漲價 貪婪通膨掀爭議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這一波全球通膨何以如此頑強?經濟學者指出,原因之一是企業利用此一難得的機會,藉超額漲價來提高本身的獲利率,也引發所謂「貪婪通膨」(greedflation)的爭議。

歐盟統計局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歐元區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一年前上升7.0%,比3月更高;4月核心CPI上升5.6%,比3月時的5.7%略降。美國通膨也仍然居高,其他許多國家亦然。

近來企業界提高售價的理由充分,包括新冠疫情造成供應鏈瓶頸,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推升能源、食品及原料價格,都導致企業的成本激增。

然而,已有跡象顯示企業提高價格的幅度,其實高於成本的增幅。

歐洲央行(ECB)經濟學者指出,企業一直在回補獲利,去年下半年售價升幅已超過工資升幅。

令人不解的現象之一,在於消費者為何願意接受。經濟學者一般認為,當企業提高售價時,客戶將會轉向競爭對手陣營。

但現在並非常態,因為業者都知道,成本升高將使所有同業都提高售價。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首席經濟學者杜洛凡指出,最近消費者超乎尋常地願意接受物價上漲。

由於消費者都了解供給瓶頸及能源價格上漲,促使企業押注消費願意配合,「企業有信心能讓消費者相信漲價不是他們的錯,也不會損及業者品牌」。

大型消費品業者第1季財報也反映此一現象。

雀巢集團指出,第1季售價雖調高9.8%,但營收仍增加5.6%。執行長施耐德表示,「我們仍在彌補之前所受的打擊」。

歐洲食品業者提高售價不只是要反映成本上升,還要提高獲利率,這顯然是歐洲食品價格持續快速上漲的原因之一。

去年中食品價格上漲,主要是反映能源成本上升,但據安聯集團計算,售價漲幅之中約有10%是為了提高獲利率,主要是因為食品供應鏈的關鍵部分掌握在少數公司手中,競爭性不足。

 
巴菲特讚台積 但更願投資日本
記者胡玉立/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股神」巴菲特六日在波克夏海瑟威公司股東會上盛讚台積電是「了不起的公司」,但承認波克夏海瑟威「把資金配置在日本比配置在台灣」讓他更自在,還呼籲美中緩和緊張局勢。

路透報導,巴菲特這番話反映出美中日益緊張的現況。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公司最近加碼投資五家日本貿易公司,卻大賣台積電持股四十億美元。

巴菲特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舉行的股東會提到台積電時表示,「這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然而,「我們把資金配置在日本,比配置在台灣」讓他更自在一些,「這就是現實」。

美中緊張局勢升溫,部分投資人擔心大陸可能犯台。高齡九十二歲的巴菲特和他的長期夥伴、九十九歲的波克夏副董事長孟格在股東會上說,美中緊張局勢加劇很「愚蠢」,雙方應解決彼此日益擴大的歧異,因為兩國需要彼此,應和睦相處。

巴菲特和孟格說,美中建立開放的貿易關係,符合雙方共同利益;因此兩國都應小心,切勿加劇緊張關係,因為這對世界來說,利害攸關。

 
巴菲特談減碼台積…不喜歡「地點」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股神」巴菲特在波克夏股東年會上表示,他對日本的投資還沒結束,暗示還會加碼投資。他也盛讚台積電(2330)是舉世管理最佳的企業之一,未來20年都可能是如此,透露他會減碼台積電ADR持股,是因為他不喜歡「地點」。

波克夏去年第3季首度投資台積電ADR,卻又在第4季大幅減持,為少見的短線操作,巴菲特當然也被股東問到這個問題。

巴菲特說,台積電是舉世管理最佳、也是最重要的公司之一,他認為未來五年、或十到20年都將是如此,「晶片業無人與之並肩」,但他不喜歡「地點」,暗指台灣和台海風險,因而重新評估。

他說,他寧可在美國尋找「令人讚嘆的人士」,而「把資金配置在日本比配置在台灣」讓他更自在一些。波克夏最近已加碼投資日本五大商社,日前也親自造訪東京。

巴菲特說,這五家商社都有「非常、非常龐大」的營運,支付豐厚股利、又買庫藏股,波克夏又能透過發行日圓債券,規避匯率風險是「美妙的夥伴,我什麼事都不用做」,他也想把他的接班人亞伯介紹給這些商社。

他也說,波克夏對日本的投資還沒結束,但未透露細節。他日前接受日經訪問時,未排除與這些商社合作的可能性。

 
股神投資訣竅…切勿感情用事
編譯洪啟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有「股神」稱號的波克夏執行長巴菲特6日在波克夏股東年會上,用一句話總結他的價值投資策略:「別人犯蠢時,你的機會就來了」。他也分享常用的投資訣竅,建議在投資或公司決策方面切勿感情用事。

價值投資通常指在他人折價賣出股票或企業時,買進這些遭低估的股票或企業,並且長期持有,巴菲特這種策略的範例之一,就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巴菲特買進美銀(BofA)股票,該銀行現在仍是他最大的投資部位之一。他當時也買進高盛股票,但之後陸續賣出持股。

巴菲特承認,儘管世界不停變化,但價值投資的機會俯拾即是,「在我們經營波克夏的這58年裡,我認為做蠢事的人大幅增加,而且是做非常蠢的事。某種程度上,他們犯蠢是因為較容易從其他人取得資金,比我們剛開始經營波克夏時還容易」。

巴菲特也分享他常用的投資訣竅,關鍵在於:切勿感情用事(emotional),至少在經商方面是如此。他說:「在我的印象中,波克夏不曾做出帶有個人情感因素的決定。你這一生不會想做一個不帶情感的人,但在投資或做企業決策時勢必得這麼做。」

波克夏副董事長孟格也認同巴菲特,認為要在決策過程排除個人情感因素。但他也說,價值型投資人在未來可能面臨更多挑戰,「我認為價值投資人未來的日子將更艱難,因為他們許多人正在爭食日益減少的機會。我對價值投資人的建議是,要逐漸習慣少賺一些」。

 
要聞
貨櫃三雄Q1獲利大跳水 本季面臨損益平衡保衛戰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銀行連環爆、危機未解,全球主要大國消費力疲軟、各大通路商拉貨動能不如預期,業內專家最新預測指出,台灣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萬海首季獲利恐大跳水,年減幅度高達九成,本季更面臨損益平衡保衛戰。

下周一(15日)為上市櫃公司公布首季財報截止日,換言之,貨櫃三雄首季財報最晚會在15日前揭曉。全球貨櫃輪二哥馬士基率先露出疲態,首季獲利年減逾六成,減幅較營收大一倍,並示警海運業正面對「劇烈改變的商業環境」,預估今年剩餘的時間業績持續疲軟,主因需求和運價同步下滑,震驚市場,凸顯海運市場疲態比預期嚴重。

此前,貨櫃海運業於大陸五一黃金周前出現拉貨動能,加上現貨運價曾大漲,業界原本屢傳海運榮景可能回歸正向,隨著馬士基領頭「報憂」,業界認為「必須修正對海運業原先樂觀的看法」。

就首季財報來看,專家認為,長榮應該還能賺錢,但獲利必然大縮水,減幅甚至恐比馬士基大。長榮是貨櫃海運業的資優生都難逃衝擊,陽明、萬海首季獲利更相對難料。

業內人士指出,美國銀行業的問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前問題才剛弭平,卻又來了一個第一共和銀行遭接管,就此推測,美國因升息帶來的副作用已經非一般人能預料,恐怕還有更多未爆彈,這已經提前削弱消費市場動能,歐美通路端必然要嚴控庫存,因此對航商是大警訊。

以馬士基第1季財報為例,淨利大降至22.8億美元,大概是去年同期67.8億美元的三分之一,且減幅還比起首季營收年減幅還要多出一倍以上。

特別的是,馬士基今年財測預估,全年稅前息前折舊攤提前盈餘(EBITDA)介於80億至110億美元,稅前息前盈餘(EBIT)估計在20億至50億美元。若反觀長榮,長榮新船交的不少,占船隊比重大,折舊攤提量體恐怕也更大。

馬士基執行長克拉克(Vincent Clerc)不諱言,「今年剩餘日子的能見度仍低,公司擬積極管理成本。」另外,陽明董事長鄭貞茂近期也表示,航運業在未來的日子裡,恐怕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凡此,都是預示航運業苦日子恐怕不遠了。

貨攬業者稱,馬士基獲利大幅衰退,對海運相關業者而言是一大警訊,貨櫃三雄第1季純益減幅恐擴大,業者預期,第2季受全球經濟疲弱不振及合約價劇降衝擊,三雄將面臨損益平衡保衛戰,上半年能不能賺錢還很難說。

 
Q3景氣…海運業全年營運關鍵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長榮(2603)上月舉行法說會時表示,競爭力強的航商,首季仍會繳出獲利成績單,第3季旺季可期。不過,近期三大法人陸續棄守貨櫃航商,第3季景氣走勢,成為海運業者今年營運表現的關鍵。

外資上周在四個交易日內大砍逾3萬張長榮持股,三大法人幾乎同步站在賣方,雖然投信上周四、五兩天小量買超,但又傳出特定主力進場放空,略見投資市場短線對貨櫃海運業抱持負面看法,本周在市況不振下,空方動態也備受市場矚目。

外資在上周二、三大砍貨櫃三雄,2日大砍長榮逾2萬張,3日也減持11,856張,陽明上述兩天中,單日也都被砍逾萬張,業內盛傳多個股市大戶跟風外資大砍,積極加入放空行列,導致長榮上周借券賣出比重急速攀升,而遭列入注意股票。

長榮遭列注意股,主因近六個營業日借券賣出成交量,占近六個營業日總成交量比率14.5%,加上借券賣出成交量較近60個營業日的日均量放大5.6倍。

從運價來看,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上周五(5日)公布的數據,呈現連兩周下跌的情況,運價指數下跌1.44點,降至998.29點,失守千點整數關卡,單周跌幅0.14%。

其中,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為875美元,周跌6美元,跌幅0.68%;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為1,453美元,周比平盤;遠東到美東每FEU為2,396美元,周跌22美元,跌幅0.9%。

 
分期繳稅 最長三年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5月報稅季,若繳稅有困難,民眾可善用延分期繳稅措施。財政部表示,分期繳稅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因新冠肺炎或天災事變導致繳稅困難,分期不加計利息;另一種則是因客觀財務困難,此時申請分期就須加計利息。

財政部指出,民眾若受新冠肺炎影響,導致無法在規定繳納期間內繳清稅款,無論應納稅額多寡,都可向國稅局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稅,國稅局從寬認定,延期最長一年,分期最長三年,無須加計利息。

此外若是受到天災、事變、不可抗力事由影響,或身分為經濟弱勢者,不能在法定期間內繳稅的納稅人,也可依《稅捐稽徵法》向國稅局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稅,同樣最長可延期一年,分期最長可達三年,也無須加計利息。另外稅捐稽徵法也新增客觀事實發生財務困難,可申請分期繳稅,最長三年,不過就必須加計利息。

 
新聞中的法律/移工轉換雇主備忘錄
高寶華經濟日報

小明的爸爸生病多年且已90幾歲,小明原本申請一位印尼籍移工幫忙照顧爸爸,老人家在今年過年期間往生,後續仲介公司協助小明於老人家往生30日內向勞動部申請移工轉換,而這段期間對移工及雇主法令均有規範,移雇雙方應謹慎處理。

被看護人往生後,移工除協助治喪事宜外,雇主不可以指派移工從事照顧他人、洗車、溜狗等許可以外的工作,否則將依違反《就業服務法》第57條第3款「指派所聘僱之外國人從事許可以外之工作」規定,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而移工在轉換雇主期間,基於移工之前認真照顧老人家,原雇主可能讓移工繼續住在家中,此時原雇主的聘僱許可函已經被勞動部廢止,原雇主切記不可指派移工從事工作,以免違反就業服務法第57條第1款「聘僱未經許可之外國人」規定,會遭處15萬元以上75萬元罰鍰。

移工在轉換雇主期間,也不可為了想賺外快而自行到小吃店、餐館工作,也不能幫忙他人家裡清潔打掃,否則移工將依違反就業服務法第43條「外國人未經雇主申請許可,不得在中華民國境內工作」規定,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勞動部並令移工出國,不得再於中華民國境內工作。

也就是說,移工在轉換雇主期間,原雇主不可以指派移工從事工作、移工勿私自出外打工,以免雇主遭重罰、移工遭遣送出國。

另外,因有不少民眾有看護的需求,有許多非法仲介打著「政府立案」等名號在網路上刊登看護訊息,或是將名片放置醫院走廊甚至主動遞送名片,利用家屬心急及照顧患者的壓力,媒介逃逸移工給家屬,讓病患家屬誤以為是合法看護而誤觸法網。

因為聘雇外國人原則上須向勞動部申請,經許可後才可聘用,很難有隨到隨用的情況,例外情形為合法居留的外籍配偶或取得工作許可的僑生。

臨時聘雇外籍人士一定要落實「身分查證」,了解是否可合法工作,「證件查驗」需檢視居留證並至移民署網站查證居留證的真偽,如居留證上的居留事由為應聘其他公司或其他人則千萬不能錄用。若持證人為外籍配偶,需另檢視戶籍謄本等依親戶籍資料,若為學生應檢視工作許可函和學生證,另外亦須檢視居留證及工作許可函之效期,若逾期則不能任用。上述資料需照相或影印存證,最重要的是,查驗證件之前不得讓外籍看護先行工作,以免受罰。

北市勞動局於官網設有專區說明如何查驗證件,請民眾勿疏於查證,一旦違反就業服務法規定,恐裁處15萬元以上75萬元以下之罰鍰,實在得不償失。提醒有照顧需求的家屬,可先至各醫院護理站洽詢,若聘雇外籍看護應仔細核對上述證件的正本資料並拍照留存,確認外籍看護確實具有合法工作身分後才能安心聘雇。

(台北市勞動局長高寶華口述,記者楊文琪採訪整理)

 
呆帳損失 留意列報年度
記者陳姿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報稅季展開,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公司申報營所稅時列報呆帳損失,若是因債權逾期二年,須留意呆帳損失列報年度,應以存證函、催收證明送達年度為準。

公司做生意,若不幸遇到債務人(如:客戶)倒閉、破產等情形,導致貨款收不回,在申報營所稅時可列報為呆帳損失。

北區國稅局表示,呆帳損失主要有兩種情形,第一是債務人倒閉或破產,第二是債務人雖無倒閉,但債權逾期兩年,經催收後,仍未能收取本金或利息。

國稅局指出,依營所稅查核準則、國稅局審查呆帳損失認定原則等規定,經債權人催收,未能收取本金或利息者,記得要留下郵局已送達的存證函,或債務人拒收、或債務人已亡故為由,所退回的存證函,或向法院提起訴訟取得的催收證明。

官員舉例,甲公司2020年營所稅結算申報中,列報呆帳損失600萬元,經國稅局查核發現,是甲公司2018年間銷售貨物給乙公司,卻無法收回的貨款。

甲公司在2021年1月間才向法院聲請支付命令,並取得確定證明書,這筆債權雖在2020年12月底已逾期兩年,不過必須在2021年取得支付命令確定證明後,才符合呆帳損失列報的要件。

國稅局表示,甲公司應在2021年列報呆帳損失,而非列報在2020年,因此不准甲公司列報2020年呆帳損失600萬元,補稅120萬元。

稅局也輔導甲公司,將600萬元損失更正至2021年營所稅申報,增列這筆呆帳損失。

官員另外提醒,存證函須符合要件,其中的「債務人地址」要以實質營業地址,且依法登記的營業所在地為準,若存證函與債務人營業地址不符,債權人就要提出債務人另有確實營業地址的證明文件。

國稅局表示,列報呆帳損失應確實依規定,取得相關證明文件,另外,債權逾二年的計算方式,是債權原本到期、債務人原應償還的次日起算兩年,應留意起算規定,以免因不符規定遭剔除補稅而影響權益。

 
全台第一座 電動巴士產業園區動土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台首座電動巴士產業園區昨(7)日動工,該園區將成為非紅色供應鏈最大電動巴士廠,未來四到五年內,該基地一年可望接下2萬輛電動巴士訂單。

全台第一座電動巴士產業園區位於彰化二林中科園區,主要投資者是老牌巴士大廠成運汽車,而成運背後的大股東也都大有來頭,除了電子大廠緯創(3231)、國泰私募基金,還有大同。供應鏈合作對象則除了上述大廠外,還有包括台塑、東元等47家企業。

成運董事長吳定發昨日表示,看好全球電動巴士需求湧現,最快可於2026年時取得一年2萬輛的訂單,台灣整體供應鏈產值並可望推升至5,000億元。

昨日動土典禮出席者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總統府資政沈榮津、經濟部長王美花、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國科會副主委陳宗權、彰化縣長王惠美、立委謝衣□、立委黃秀芳、彰化縣議會議長謝典林等。

成運投入二林電巴產業雲區,主要是電動巴士產業前景看好,除了政府政策鼓勵外,成運已與日本、新加坡、印度相關業者簽約合作,未來可望成為最快整車外銷,而且帶動國內相關業者。

吳定發指出,政府推動示範型計劃奠定台灣電動巴士產業基礎,到今年7月15日前成運將有350輛電巴在全台營運,目前成運正在與緯創、大同、東元、台塑、義隆、公信電子、寶錄、飛宏、旭隼、格斯科技、輝創、起而行等47家業者對接中,也已經與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簽訂協定,將用最快速度進入新加坡市場。

對於生產規劃,成運表示,今年除預計交249輛示範型計劃電巴、39輛一般型電巴共288輛,吳忠錫指出,9月起可望開始出貨採用東元國產馬達的電巴,期望9月到12月每月都出25輛,這樣估算,今年交貨有望達388輛,明年出貨預估700輛起跳,並可望上看千輛,成運在大量出貨後,今年已經開始獲利。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