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 星期二

全球AI企業3.6萬家 美、陸、英占逾半


【非凡商業周刊電子報】掌握最新財經資訊,分析國內、外總體經濟,現今當紅產業剖析,個股研判相關報導。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有考古學家帶你進入時光隧道,讓你更認識臺灣豐富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自然史。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12/06 第556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全球AI企業3.6萬家 美、陸、英占逾半
信評展望遭降至負面 陸財部喊沒必要擔憂
遲福林:港灣聯動 加強陸與東協合作
A股滬指失守3000點 陸分析師:技術面或強勁反彈
裝備製造 將成安徽兆元人民幣產業
陸工信部惠企減負 將推中小企紓困政策
陸藥監局推出新規 促福建台商發展藥品
經濟恐下滑 穆迪降陸信評展望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全球AI企業3.6萬家 美、陸、英占逾半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畢馬威聯合中關村產業研究院4日發布的「人工智慧全域變革圖景展望:躍遷點來臨(2023)」報告稱,截至2023年6月底,全球人工智慧企業共計3.6萬家,中美英企業數量名列前茅。

中新社報導,報告稱,截至2023年6月底,美國人工智慧企業數量占全球總數的34%,中國大陸占比16%,英國占比7%,三個國家人工智慧企業數量合計占全球五成以上。

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獨角獸企業總數達291家,其中美國和中國大陸企業數量分別為131家和108家。   

大陸人工智慧企業主要集聚於北京、廣東、上海、浙江等地,形成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足鼎立的格局。從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來看,北京市有41家,位居大陸首位;上海市和廣東省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數量列第二、第三位,分別有24家和23家。   

從全球範圍來看,人工智慧企業數量已從爆發式增長轉入穩步增長的階段。從2017年開始,全球當年新增註冊人工智慧企業數量逐年下降,從2017年的3714家下降到2022年的1106家。  

大陸人工智慧領域企業密集誕生在2015年至2018年之間,約三分之二的人工智慧領域核心企業成立年限在5至10年,人工智慧領域新增註冊企業數量在2017年達到峰值的528家後逐年下降。

另據新華社報導,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貿發會議)秘書長格林斯潘受訪表示,中國大陸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高於其他主要經濟體。大陸經濟增長建立在工業生產、基礎設施和物流以及技術方面的優勢上,這意味著大陸在全球貿易和價值鏈中發揮重要作用。待順利完成經濟、產業、貿易等領域的結構性調整,大陸經濟未來將持續增長。

格林斯潘指出,大陸在電池技術、人工智慧和電動汽車等許多尖端行業處於領先地位,並且大陸經濟轉型升級持續推進,這些都預示著未來的持續增長。他表示,當前全球貿易格局正在發生變化,貨物貿易在下降,而服務貿易,特別是數位經濟相關的貿易正在增長。

 
信評展望遭降至負面 陸財部喊沒必要擔憂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昨(5)日對大陸主權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大陸財政部立即回應「感到失望」,強調大陸負債率低,地方債務處置有成效,且房地產對地方財政影響可控,「穆迪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財政可持續性等方面的擔憂沒有必要」。

大陸財政部表示,大陸有強大內需市場,就業物價總體平穩,疫情「疤痕效應」逐漸消退,經濟循環暢通,內生動力不斷增強,這些都將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對於穆迪報告特別提及地方債務的擔憂,大陸財政部指出,大陸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制度體系已建立,地方政府違法違規無序舉債的蔓延擴張態勢得到初步遏制,地方政府債務處置工作有成效。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大陸全國政府債務餘額為人民幣61兆元,法定負債率(政府債務餘額與GDP之比)為50.4%,低於國際通行的60%警戒線,也低於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

對於地方隱性債務問題,大陸財政部表示,目前已提出一籃子作法,包括三點:一完善常態化監測機制,二是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三是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等。

穆迪關注房地產對大陸地方財政的影響,大陸財政部稱,已多措並舉支持地方財政平穩運行,包括積極安排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督促地方加強資金統籌,優化支出結構,盤活存量資金,完善地方稅制。

 
遲福林:港灣聯動 加強陸與東協合作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海南自貿港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論壇4日在廣州舉行,經濟學家、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論壇上演講時建言,海南自貿港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實現優勢互補、聯動發展,打造中國大陸與東協全面戰略合作的重要樞紐。

中新社報導,遲福林說,隨著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全面生效,東協在區域經濟格局中的地位明顯提升。海南自貿港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關鍵是加強與東協的經貿合作。海南自貿港需要以兩個總部基地(中國企業進入東南亞的總部基地和東南亞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總部基地)建設為切入點,做好自貿港政策制度與RCEP的重疊,集成為面向東協的更加開放的政策體系,使海南自貿港在中國與東協的市場聯通、產業融合、規則銜接、要素配置中發揮樞紐作用。粵港澳大灣區需要依託廣東產業基礎,以及港澳在金融、貿易、商務與航運等領域的國際影響力,促進相關產業鏈向東協區域延伸。

遲福林建議,海南自貿港與粵港澳大灣區要在融合發展中形成與東協自由貿易的合力。要發揮海南自由貿易港地緣優勢與增值貨物免關稅政策等開放優勢,充分利用廣東9市產業優勢與港澳的國際化,共同開展對東協的經貿合作交流。海南要發揮其自由貿易開放政策優勢,在聯動發展中助力廣東企業擴大在東協的布局,從而拓展廣東對外投資貿易發展空間。

他還建議,兩地可推進農業、海洋資源等領域的產業聯動發展,探索形成「海南總部+珠三角基地」聯動發展模式,合作開展面向東協的投資布局。此外,加快建設瓊州海峽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盡快打通瓊州海峽兩岸經濟聯通的堵點,實現廣東與海南資源要素聯結、產業協同聯動。

 
A股滬指失守3000點 陸分析師:技術面或強勁反彈
記者林茂仁/即時報導/聯合報
A股三大指數5日均跌超過1.5%。其中,上證指數跌1.67%並且時隔一個半月再度跌破3,000點整數關卡,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下跌1.97%和1.98%。大陸分析師認為,四個跳空缺口後的下跌動力不足,技術面或迎來強勁反彈。

澎湃新聞報導,對於A股市場的下跌,分析人士稱,主要是四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最直接的便是海外相關擾動;其次,是資金面的相對弱勢,特別是北向資金的再次大幅淨流出;其次,是綜合作用下,情緒面整體表現不佳;最後,是大市值藍籌股連續破位式下跌後的繼續調整。展望後市,多位受訪的市場人士認為,當前時點臨近政策窗口期,隨著市場回檔至前期低點附近,對A股後市表現不宜悲觀。

永贏基金指出,近期市場仍在期待實質性政策落地下情緒不佳,整體持謹慎觀望態度,隨著A股跌破3,000點,一定程度也引發了「恐慌盤」拋售。

Wind資料顯示,週二(12月5日)北向資金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出現淨流出,且合計淨流出高達人民幣75.2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出48.9億元,深股通淨流出26.2億元。

方正證券分析師趙偉在5日的最新研究報告中分析,技術面上,上證50及滬深300指數自高點回檔以來,皆已出現四個向下跳空缺口,繼續下跌的動力不足,且上證50及滬深300日線MACD指標持續底背離,加之短線技術上的嚴重超賣,日線MACD指標將連續多次底背離,再度慣性回落後,大盤有望爆發出強勁的反彈走勢。

盤面上看,A股市場普跌格局突出。一方面,個股層面上,兩市出現上漲的股票不足700支,而股票出現下跌的上市公司超過4,600家。其中,電腦類股跌超過3%領跌滬深兩市,傳媒、電子、國防軍工、通信、機械設備、房地產和社會服務,悉數跌逾2%。

趙偉表示,從技術面看,此次大盤再度跌破3,000點關口,盤中留下了5.34個點的向下跳空缺口,但量能並未能夠有效釋放,短線還將慣性下跌,盤中將考驗2,950點附近支撐。同時,由於市場信心遭受重創,恐慌性的情緒化出現,甚至短期內並不排除大盤考驗2,923點支撐,甚至不排除跌破2,923點的可能性。

 
裝備製造 將成安徽兆元人民幣產業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根據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記者會消息,今年1至9月,安徽裝備製造業營收達840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1.6%。規上企業6124戶,較上年同期淨增長711戶。預計裝備製造業今年將成為安徽省十大新興產業中首個破萬億(兆)元的產業。

中新社報導,據了解,裝備製造業歷來是安徽省工業支柱產業之一,近5年年均增速15%以上。2022年,該省裝備製造業營收達9500億元,居中國大陸第7位,增速位居長三角、中部地區第一。其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營收約4300億元,占裝備製造業的比重提高至45%。  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姚凱介紹,安徽確立了高端裝備製造產業7個重點發展的細分領域,包括工業機器人、高端數控機床、現代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航空航天、醫療裝備和智能成套裝備等。

工業機器人領域形成了「伺服電機-減速機-控制器-整機-系統集成-示範應用」特色鏈條;高端數控機床領域集聚上下游企業200餘家;現代工程機械領域涵蓋挖掘機、工業車輛、起重機等7大門類;航空航天領域從無到有,湧現出一批單打冠軍。

截至目前,安徽省高端裝備製造領域創建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5個。全省累計培育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1908個。

姚凱說,1至10月新簽約、開工、投產項目1481個,總投資額5582億元。安徽將堅持集成創新與基礎支撐並重,加快打造中國重要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集群。

 
陸工信部惠企減負 將推中小企紓困政策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4日舉行的第十二屆全國減輕企業負擔政策宣傳周電視電話會上表示,將進一步抓好惠企減負政策的實施落地,推動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方案的貫徹落實,特別是圍繞其中惠企減負措施加大組織協調和督導檢查,確保企業得到實惠。同時,針對當前中小企業運行面臨的困難,要進一步謀畫發布新的惠企紓困政策。

新華社報導,今年以來,各部門加力落實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政策措施,各地也結合實際發布了惠企減負措施。前10個月,大陸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過人民幣1.6兆元,大陸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1%。市場活力不斷激發,為穩住經濟基本盤發揮了積極作用。

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單位實施清理拖欠企業帳款專項行動,建立投訴線索處理情況季度通報機制,推動化解違約拖欠中小企業款項1.06萬筆。

 
陸藥監局推出新規 促福建台商發展藥品
記者陳政錄/綜合報導/聯合報
在中共中央發布關於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後,福建持續發布新的對台措施。據大陸國台辦網站轉載大陸國家藥監局訊息,近日,大陸發布新的「工作方案」提出,要進一步促進台資藥品、醫療器材、化妝品企業在福建發展。

據大陸國家藥監局發布「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推動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監管創新發展工作方案」,將支持福建在藥品監管領域先行先試,協助福建興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和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

大陸國台辦網站轉發內容稱,「工作方案」聚焦藥品、醫療器材、化妝品監管創新,提出七項重點任務:支持福建省內的台資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和醫療器材註冊人發展、支持福建省內的台資化妝品註冊人發展、支持福建展開進口第一類醫療器材備案、支持台灣地區進口醫療器材註冊人在福建省內展開境內第三類醫療器材註冊申報、支持福建在探索兩岸中藥傳承創新融合發展上先行先試、支持福建進行兩岸藥品監管科學研究、支持福建持續加強兩岸醫藥民間交流。

 
經濟恐下滑 穆迪降陸信評展望
編譯陳苓、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聯合報
全球三大信評機構之一的穆迪(Moody's)昨天宣布,將中國大陸主權債信評等展望從「穩定」降至「負向」,長期債信評等維持在A1。穆迪表示,大陸使用財政刺激,以支撐地方政府與國營企業,對國家經濟構成下滑風險。

針對穆迪將評等展望降為負向,大陸財政部立即回應「感到失望」,強調大陸負債率低,地方債務處置有成效,且房地產對地方財政影響可控,「穆迪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財政可持續性等方面的擔憂沒有必要」。

彭博報導,在穆迪調降中國大陸主權債信評等展望至「負向」消息後,在岸人民幣一度急貶,一度貶至七點一四九七兌換一美元,但交易員表示,有國營銀行立刻在境內市場大量賣出美元,同時也有不少銀行跟著賣出美元,帶動在岸人民幣很快就由貶轉升,還出現小幅反彈。

至於陸、港股市則在市場信心不足,以及穆迪調降大陸信評展望打擊下,走勢開低走低,上證指數時隔一個半月再度失守三千點關卡,香港恆生指數大跌逾三百點,收在一萬六三二七點,再寫今年新低。

穆迪在聲明指出,信評展望下調反映愈來愈多證據顯示,大陸政府和公共部門將需要為地方和國有企業提供更多金融支持,這為大陸的財政和經濟狀況帶來下滑風險。

目前正值大陸房市暴跌,促使政府改弦易轍,祭出更多財政刺激,以大舉借貸作為提振經濟的主要方式。北京當局今年發債額預料將打破歷史紀錄,讓人對大陸的債務水準感到擔憂。

大陸財政部表示,大陸有強大的內需市場,就業物價總體平穩,疫情「疤痕效應」逐漸消退,經濟循環暢通,內生動力不斷增強,這些都將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對於穆迪報告特別提及地方債務的擔憂,大陸財政部指出,大陸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制度體系已建立,地方政府違法違規無序舉債的蔓延擴張態勢得到初步遏制,地方政府債務處置工作有成效。對於地方隱性債務問題,大陸財政部表示已提出一籃子作法,包括完善常態化監測機制、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等。

穆迪上次調降大陸債信評等是在二○一七年,評等由Aa3降至A1,原因是整體經濟的債務可能實質增加,與其對國家財政的可能衝擊。當時是大陸信評自一九八九年以來首次遭到降評。

 
隨興移動自在玩轉 百年街區、人文書房文青之旅
大稻埕全新商業模式和成功的文化造街喚醒了百年街區,搭乘LINE TAXI來到迪化街商圈入口,從南往北一家家店舖慢慢逛;下午叫車轉戰溫羅汀人文街區,品味獨立書店的魅力,以閱讀一本書的時間,沉浸式體驗大學城風采。

為什麼聰明人也會被詐騙?最容易騙取信任的「11種關鍵」!
最常見的信任是來自於「人」,有時候則是根據「制度」。在傳統社會裡,因為你認識那個人,所以你相信他;如果是在陌生情況下,你不懂那個人,要相信他恐怕有點困難。綜合各項前輩的研究成果,人際間的信任來源,具有以下十一種。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