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島,人們都喚它為「那霸」。在十五世紀朝鮮王國繪製的〈琉球王國圖〉—這幅公認最古老的琉球地圖上,清楚地標示出這座小島的位置,就在離沖繩不遠的海上,相當於今天的安里川、我部川河口一帶。由於它地處淡水水域,海底不易生成珊瑚,具備了天然良港的條件,琉球王國在首里築城以後,便在這座名為「那霸」的島嶼上設置通商口岸,並在舟筏通行的河道上方造橋鋪路,岸邊的潟湖與泥灘也日漸填平了。直至十九世紀,那霸與沖繩兩島終於完全連成一塊,但明治政府仍未停止填海造陸的工程,使得那霸的自然海岸線在今天幾乎不復可見。
分布於島嶼沿岸的西町、東町、若狹町、久米町等地,在戰前都屬於那霸市的中心區域。這一帶不僅擁有商港、也有市場,繁華熱鬧的大街與市政辦公中心巧妙地融合一氣。然而,在美軍猛烈的砲火攻擊下,昔日的街道景觀悉數化作灰燼。於是,美軍在正式占領那霸之後,便將市中心移往當時的對岸去發展,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曉得那霸曾經是「浮島」了……。不過話又說回來,最近我在那霸街頭上閒晃時想到,或許就是如此,我們才更需要重新認識「那霸本來是座島」的事實。
如同我在專欄上寫過的:只要循著那霸市內的河流走一遭,就會發現河流還兼具有排水道的功能。那霸市內的水源是從首里、識名等丘陵地帶流向市區的,起初雖然迂曲,然而到姬百合通、國際通那一帶便轉為筆直,逕流入海。
泰半是當初在填埋浮島和沖繩島之間的陸地時,所挖掘出的河道吧? 換句話說,筆直的河道附近,就是從前的海岸線。
聽說那霸市內名為「前島」、「泉崎」的這幾個地方,過去就是小島及海角。我在那周圍隨意散步的時候,也會試著想像海上的樣子,或者說,我會刻意地把這一帶幻想成海洋。一旦任由想像力奔馳,眼前就會出現更美的景致,甚至看見了海岸的岩崖景觀。
沖繩海岸的琉球石灰岩在海浪的拍打、侵蝕之下,逐漸形成剜空的石崖或像似蘑菇的岩塊。這種地形又叫做「海蝕凹壁」(notch)──唔,我可不是在說我們那位模仿美國總統的搞笑藝人Nocchi 喲!總之,如果在內陸發現這類怪石,大概就可以斷定此處曾經是海岸線了。
那霸旅行指南經常會介紹公車轉運站旁的「仲島大石」,或是若狹集合住宅區附近公園裡的「夫婦岩」。這兩處以前都靠海,如今也保留著海岸的風景。那麼,內陸地區原本又是什麼景象呢?
我曾經抬頭仔細觀察過那霸高中對面的「城岳公園」裡的峭崖,以及平和通深處的「希望之丘公園」中的石崖,在積滿泥土與青苔的岩塊上,果然都還留有海蝕的痕跡;奇怪的岩石形狀,說明了它在遠古時期必是臨海地區;此外,它們現在突兀屹立的姿態,不正像是突出於海面上的「海角」嗎? 最令人玩味的是,這裡的居民都在這裡設立了祭拜神靈的「拜所」,而沖繩人自古以來,就有在海角盡頭舉行祭儀的習慣。
那霸 (讀作 Napa 或 Nahwa) 曾經是「浮島」,而且,據說早在琉球王國成立以前,島民就與周邊諸國建立了邦交。不知道那時的沖繩人是帶著什麼樣的心情,觀望著對面這座那霸島的呢? 我登上海角的遺跡,憑空而眺,卻連本來的海面也見不到了。 | 牧志,希望之丘公園的石崖。 | | | | | 奧武山的歷史介紹看板,寫著「現在的那霸曾經是浮島」。 | ※文章出處/資料提供:馬可孛羅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